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| 1.1.1 立铣刀设计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1.2 多学科设计优化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.2.1 整体立铣刀磨削加工的研究 | 第11页 |
| 1.2.2 整体立铣刀的结构和数学建模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1.2.3 基于SolidWorks的立铣刀三维参数化建模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1.2.4 基于Ansys铣削加工有限元分析的研究 | 第14页 |
| 1.2.5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| 1.4 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2 整体立铣刀的仿真加工分析及加工实验 | 第17-34页 |
| 2.1 立铣刀的种类、结构及性能 | 第17-21页 |
| 2.1.0 立铣刀的种类 | 第17页 |
| 2.1.1 立铣刀的总体结构及尺寸 | 第17-18页 |
| 2.1.2 整体立铣刀侧刃的结构参数及性能 | 第18-20页 |
| 2.1.3 整体立铣刀的技术条件 | 第20-21页 |
| 2.2 ANCA FastGrind数控磨床简介及配置 | 第21-23页 |
| 2.2.1 ANCA FastGrind数控磨床简介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ANCA FastGrind数控磨床配置 | 第22-23页 |
| 2.3 立铣刀的仿真加工步骤及加工参数设定 | 第23-31页 |
| 2.3.1 立铣刀公共参数设置 | 第24-25页 |
| 2.3.2 工具的端面探测 | 第25-26页 |
| 2.3.3 整体开槽 | 第26-28页 |
| 2.3.4 外圆精磨 | 第28-29页 |
| 2.3.5 端面齿隙磨削 | 第29-30页 |
| 2.3.6 前端面精磨 | 第30-31页 |
| 2.4 立铣刀的加工实验 | 第31-33页 |
| 2.4.1 现代加工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2.4.2 加工工艺流程 | 第32-33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3 基于加工过程的整体立铣刀数学建模 | 第34-42页 |
| 3.1 砂轮的定义 | 第34-35页 |
| 3.2 螺旋槽截面轮廓的定义 | 第35-38页 |
| 3.3 螺旋槽结构参数的计算 | 第38-41页 |
| 3.3.1 刀芯半径的计算 | 第38-39页 |
| 3.3.2 前角的计算 | 第39-40页 |
| 3.3.3 螺旋槽宽度的计算 | 第40-41页 |
| 3.4 砂轮位置参数的计算 | 第41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4 基于加工过程的整体式立铣刀三维参数化建模 | 第42-50页 |
| 4.1 整体立铣刀主要结构特征的建立 | 第43-47页 |
| 4.1.1 毛坯体建模 | 第43页 |
| 4.1.2 螺旋槽建模 | 第43-46页 |
| 4.1.3 周刃后刀面建模 | 第46页 |
| 4.1.4 端面齿隙建模 | 第46页 |
| 4.1.5 端刃后刀面建模 | 第46-47页 |
| 4.2 立铣刀的三维参数化建模 | 第47-49页 |
| 4.2.1 尺寸约束 | 第47-48页 |
| 4.2.2 生成参数化模型 | 第48-49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5 立铣刀多学科设计优化 | 第50-61页 |
| 5.1 Ansys有限元分析 | 第50-55页 |
| 5.1.1 整体立铣刀实体几何模型的导入 | 第50页 |
| 5.1.2 整体立铣刀的静力分析 | 第50-53页 |
| 5.1.3 整体立铣刀的模态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5.2 iSIGHT集成优化 | 第55-60页 |
| 5.2.1 优化方案的设计 | 第55-56页 |
| 5.2.2 iSIGHT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8页 |
| 5.2.3 查看优化结果 | 第58-60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1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