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1页 |
·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| 第11-13页 |
·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及其构效关系 | 第13-17页 |
·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| 第13-14页 |
·结构与活性间关系 | 第14-15页 |
·作用机制 | 第15-17页 |
·双膦酸盐类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7-19页 |
·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第三代双膦酸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1-32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合成路线选择 | 第21-25页 |
·利塞膦酸合成方法的选择 | 第22-24页 |
·利塞膦酸钠水合物合成方法的选择 | 第24-25页 |
·合成反应机理的解释 | 第2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5-27页 |
·合成路线设计 | 第25页 |
·仪器及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操作步骤 | 第26-27页 |
·利塞膦酸钠晶体的X衍射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2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29页 |
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利塞膦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2-38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4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利塞膦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| 第33页 |
·利塞膦酸铜配位比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35页 |
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核磁共振光谱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利塞膦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8-45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合成反应机理的解释 | 第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0页 |
·设计合成路线 | 第38-3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9页 |
·实验操作步骤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·合成条件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分离条件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41页 |
·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质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荧光探针标记利塞膦酸化合物的合成 | 第45-52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合成反应机理的解释 | 第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合成路线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6页 |
·实验操作步骤 | 第46-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2页 |
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| 第48-52页 |
论文总结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1页 |
附录图 | 第61-76页 |
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