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Salamo型小分子化学传感器的合成、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化学传感器类别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1.3 Salen型化合物研究进展第20-22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2-24页
2 以 3,5-二氯水杨醛为单手臂的化学传感器的合成、离子识别性能及其配合物的酸碱响应机理研究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化学传感器(H_3L~1)的合成第26-27页
    2.3 H_3L~1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H_3L~1对Zn~(2+)离子的紫外-可见滴定实验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H_3L~1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H_3L~1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H_3L~1对Zn~(2+)离子识别的抗干扰实验研究第31页
    2.4 L~1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研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L~1-Zn~(2+)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L~1-Zn~(2+)对Cu~(2+)离子识别的抗干扰实验研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L~1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究第33-34页
    2.5 通过单晶结构探究荧光响应机理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H_3L~1对Zn~(2+)离子的识别机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L~1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识别机理第36-37页
    2.6 CH_3COO~-离子对Zn~(2+)、Cu~(2+)离子识别的影响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2.7 酸碱响应机理研究第39-42页
    2.8 H_3L~1识别Zn~(2+)离子和L~1-Zn~(2+)识别Cu~(2+)离子的pH范围的测定第42页
    2.9 H_3L~1对Zn~(2+)离子和L~1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响应时间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2.10 荧光响应链研究第43-44页
    2.11 小结第44-45页
    附图第45-46页
    附表第46-47页
3 以 5-氯水杨醛为单手臂的化学传感器的合成、离子识别性能及其配合物的酸碱响应和晶体结构研究第47-6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-48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研究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化学传感器(H_3L_2)的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 3.3 H_3L_2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研究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H_3L_2对Zn~(2+)离子的紫外-可见滴定实验研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H_3L_2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H_3L_2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研究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H_3L_2对Zn~(2+)离子识别的抗干扰实验研究第53页
    3.4 L~2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研究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~2-Zn~(2+)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研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L~2-Zn~(2+)对Cu~(2+)离子识别的抗干扰实验研究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L~2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究第55-56页
    3.5 配合物L~2-Zn~(2+)和L~2-Cu~(2+)的酸碱响应研究第56-57页
    3.6 荧光响应机理第57页
    3.7 H_3L_2识别Zn~(2+)离子和L~2-Zn~(2+)识别Cu~(2+)离子的p H范围的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3.8 H_3L_2对Zn~(2+)离子和L~2-Zn~(2+)对Cu~(2+)离子的响应时间的测定第58-59页
    3.9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9.1 双核的Cu~(2+)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9.2 四核的Ni~(2+)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9.3 四核的Cd~(2+)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3.10 小结第62-63页
    附图第63-64页
    附表第64-66页
4 以 3-羟基水杨醛为单手臂的化学传感器的合成、Zn~(2+)离子和Pb~(2+)离子识别及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第66-8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6-67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剂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方法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化学传感器(H_4L~3)的合成第68-69页
    4.3 化学传感器H_4L~3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识别性能研究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H_4L~3对Zn~(2+)离子的紫外-可见滴定实验研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H_4L~3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研究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H_4L~3对Zn~(2+)离子识别的抗干扰实验研究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H_4L~3对Zn~(2+)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研究第71-73页
    4.4 化学传感器H_4L~3对Pb~(2+)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可见光条件下H_4L~3对Pb~(2+)离子的响应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H_4L~3对Pb~(2+)离子的荧光响应研究第74-75页
    4.5 化学传感器H_4L~3对Zn~(2+)和Pb~(2+)离子的识别机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化学传感器H_4L~3对Zn~(2+)离子的识别机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化学传感器H_4L~3对Pb~(2+)离子的识别机理第76页
    4.6 配合物HL~3-Cu~(2+)的晶体结构及超分子作用研究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配合物HL~3-Cu~(2+)的晶体结构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配合物HL~3-Cu~(2+)的超分子作用研究第77-79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79-80页
    附图第80-81页
结论第81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苯并咪唑硫醚银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性质研究
下一篇:锌、铋系光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