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区域分解有限元算法的介电测井数值模拟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内外介电测井方法及其发展概述 | 第13-16页 |
1.2.2 电磁波介电测井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3 介电扫描测井特点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的内容及贡献 | 第18-19页 |
1.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介电测井基本理论 | 第20-33页 |
2.1 岩层的介电性质 | 第20-25页 |
2.1.1 介质极化的机理 | 第20-23页 |
2.1.2 介电频散特性 | 第23-25页 |
2.2 介电测井原理 | 第25-27页 |
2.3 均匀地层下的解析解 | 第27-31页 |
2.3.1 平面波传播模型 | 第28-29页 |
2.3.2 球面波传播模型 | 第29-31页 |
2.4 非均匀地层下的电磁波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区域有限元方法在介电测井中的应用 | 第33-55页 |
3.1 有限元法原理 | 第33-35页 |
3.2 有限元场展开和基函数的选择 | 第35-39页 |
3.3 区域分解算法原理与传输条件 | 第39-45页 |
3.3.1 区域分解算法原理 | 第39-40页 |
3.3.2 传输条件 | 第40-42页 |
3.3.3 区域分解验证算例 | 第42-43页 |
3.3.4 区域分解与解析解对比算例 | 第43-45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45-54页 |
3.4.1 偏轴激励电场分布 | 第46-48页 |
3.4.2 仪器采用频点考察 | 第48-49页 |
3.4.3 介电响应与地层参数的关系 | 第49-51页 |
3.4.4 仪器源距与响应关系 | 第51-52页 |
3.4.5 探测深度考察 | 第52-53页 |
3.4.6 探测分辨率考察 | 第53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基于区域有限元算法的介电参数反演 | 第55-73页 |
4.1 均匀地层解析解反演算法 | 第55-58页 |
4.1.1 平面波模型 | 第56-57页 |
4.1.2 球面波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2 近似反演算法 | 第58-62页 |
4.2.1 变形玻恩迭代法 | 第58-59页 |
4.2.2 玻恩迭代法 | 第59-60页 |
4.2.3 对比源反演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2.4 变分玻恩迭代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3 正则化方法 | 第62-63页 |
4.3.1 最小二乘法 | 第62-63页 |
4.3.2 吉洪诺夫正则化方法 | 第63页 |
4.4 区域分解框架下的全波反演算法 | 第63-68页 |
4.4.1 敏感度矩阵 | 第64-65页 |
4.4.2 基于高斯-牛顿迭代的区域分解反演算法 | 第65-68页 |
4.5 算例分析 | 第68-72页 |
4.5.1 轴对称模型反演 | 第68-70页 |
4.5.2 多源距介电测井模型单参数反演 | 第70-71页 |
4.5.3 电导率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5.1 工作总结及讨论 | 第73-74页 |
5.2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