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罗竹风的编辑生涯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罗竹风其人 | 第17-20页 |
一、教育经历 | 第17-18页 |
二、工作经历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罗竹风的编辑活动历程 | 第20-26页 |
一、战时初涉编辑工作(1931—1948) | 第20-21页 |
二、投身出版事业,涉足辞书编辑(1949—1976) | 第21-23页 |
三、多元化编辑时期(1977—1996)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鞠躬尽瘁的辞书编纂家 | 第26-39页 |
第一节 罗竹风的辞书编辑实践 | 第26-32页 |
一、呕心沥血编纂《辞海》 | 第26-30页 |
二、苦心经营《汉语大词典》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罗竹风的辞书编辑思想 | 第32-39页 |
一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辞书编纂的灵魂 | 第32-34页 |
二、扎实的资料累积是辞书质量的保证 | 第34-35页 |
三、专业的编纂队伍是辞书编纂的核心 | 第35-37页 |
四、知识性、稳定性是辞书编纂的准则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勇于探索的宗教图书编辑家 | 第39-47页 |
第一节 罗竹风的宗教图书编辑活动 | 第39-44页 |
一、罗竹风与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宗教卷》 | 第39-41页 |
二、主编宗教学学术图书 | 第41-42页 |
三、主编宗教学教材 | 第42-44页 |
第二节 罗竹风的宗教图书编辑思想 | 第44-47页 |
一、编创合一的编辑方法 | 第44-45页 |
二、解放思想,勇于探索的选题思想 | 第45-46页 |
三、动态调查与静态研究相结合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发扬正气的杂文编辑家 | 第47-53页 |
第一节 罗竹风的杂文编辑活动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罗竹风的杂文编辑思想 | 第49-53页 |
一、连续性图书出版理念 | 第49-50页 |
二、与时俱进的选题观 | 第50-51页 |
三、不断发展杂文作者队伍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具有远见卓识的出版人 | 第53-62页 |
第一节 罗竹风关于出版人的素养论 | 第53-58页 |
一、出版人必须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| 第53-55页 |
二、编辑“杂家”论与编辑“专家”论 | 第55-56页 |
三、编辑与作者的“战友”关系 | 第56-58页 |
第二节 罗竹风关于出版改革的思想 | 第58-62页 |
一、对出版体制改革的思考 | 第58-59页 |
二、发行渠道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革 | 第59-60页 |
三、研究出版学理论,提出试办出版学专业 | 第60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(一) | 第67-68页 |
附录(二) | 第6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