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历史地质学、地层学论文--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--古生代(界)论文

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—志留系过渡层沉积环境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引言第8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问题的提出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碳酸盐岩结构分类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微相的研究历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申扎地区地质调查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实际完成工作量第13-14页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-23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前寒武—早古生代地层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晚古生代—第四纪的地层第18-21页
    2.3 沉积构造演化第21-23页
第3章 剖面分析第23-45页
    3.1 5118高地剖面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剖面描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界线位置讨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5118高地附近的三条界线剖面第29-35页
    3.2 扎扛剖面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剖面描述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界线位置的讨论第39页
    3.3 果格龙剖面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剖面描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界线位置的讨论第42-43页
    3.4 申扎地区奥陶系—志留系界线剖面对比第43-45页
第4章 岩石类型及特征第45-55页
    4.1 碳酸盐岩类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石灰岩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白云岩第50-51页
    4.2 泥质岩第51-55页
第5章 界线上下碳酸盐岩微相分析第55-68页
    5.1 灰岩的分类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5.2 界线上下碳酸盐岩中的颗粒类型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生物碎屑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团块第59页
    5.3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第59-66页
    5.4 界线上下的沉积相划分第66-68页
第6章 国内外奥陶系—志留系界线研究第68-77页
    6.1 国外奥陶系—志留系界线研究第70-71页
    6.2 国内奥陶系—志留系界线研究第71-75页
    6.3 申扎地区与全球O/S界线对比第75-77页
结论第77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缅甸第四特区曼排钨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
下一篇:大渡河地区三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