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房地产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房地产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1.4.1 论文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4.2 本研究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2 商品房评估方法及比较分析 | 第16-19页 |
2.1 商品房评估方法介绍 | 第16-17页 |
2.1.1 市场法 | 第16页 |
2.1.2 成本法 | 第16页 |
2.1.3 收益法 | 第16-17页 |
2.2 收益法的优势 | 第17页 |
2.3 收益法的不足及市场法的弥补 | 第17-19页 |
2.3.1 收益法在我国商品房评估中的不足 | 第17页 |
2.3.2 市场法思想的弥补 | 第17-19页 |
3 基于经济因素的收益法各参数的确定 | 第19-24页 |
3.1 收益额经行业发展趋势、公众心理预期修正后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3.1.1 运用市场法确定类似商品房基础收益 | 第19页 |
3.1.2 行业发展趋势对商品房收益额的影响 | 第19页 |
3.1.3 公众心理预期对商品房收益额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3.2 基于经济因素的收益法中折现率的确定方式 | 第20-22页 |
3.2.1 现有折现率的四种确定方法 | 第20-21页 |
3.2.2 基准折现率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3.2.3 基于利率市场化的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| 第22页 |
3.3 换手率对收益年限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4 参考市场数据预测商品房出售价值 | 第23-24页 |
4 市场法、收益法和基于经济因素的收益法在案例中的运用 | 第24-30页 |
4.1 案例简介 | 第24页 |
4.2 市场法的应用 | 第24页 |
4.3 收益法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4.3.1 收益额 | 第24-25页 |
4.3.2 折现率 | 第25-26页 |
4.3.3 评估结果 | 第26页 |
4.4 基于经济因素的收益法的应用 | 第26-29页 |
4.4.1 结合行业发展与公众预期的收益额 | 第26-27页 |
4.4.2 确定折现率 | 第27-28页 |
4.4.3 确定收益年限 | 第28页 |
4.4.4 最终评估价值的测算 | 第28-29页 |
4.5 三种方法的结果比较 | 第29-30页 |
5 案例所用三种评估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| 第30-34页 |
5.1 评估方法中参数的确定方式 | 第30-31页 |
5.1.1 市场法中的参数 | 第30页 |
5.1.2 收益法中的参数 | 第30-31页 |
5.1.3 基于经济因素的收益法中的参数 | 第31页 |
5.2 与实际经济的联系 | 第31-32页 |
5.2.1 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联系 | 第32页 |
5.2.2 与公众预期的联系 | 第32页 |
5.2.3 与利率市场化的联系 | 第32页 |
5.2.4 与商品房交易状况的联系 | 第32页 |
5.3 计算误差问题 | 第32-34页 |
6 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后记 | 第37-3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