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注射液对TRAM乳房重建血供延迟现象影响的临床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1-19页 |
1.1 腹直肌乳房再造 | 第11-13页 |
1.1.1 腹直肌皮瓣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1.2 腹直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并发症及处理 | 第12-13页 |
1.2 延迟手术 | 第13-14页 |
1.3 腹直肌乳房重建手术与中医“血瘀证”的联系 | 第14-15页 |
1.3.1 手术中的烫伤可致中医上的“瘀” | 第14页 |
1.3.2 术后出血可导致“瘀”形成 | 第14页 |
1.3.3 手术创伤及术后活动少可致“瘀” | 第14-15页 |
1.3.4 血管扭曲可致“瘀” | 第15页 |
1.4 红花 | 第15-19页 |
1.4.1 药材基源 | 第15页 |
1.4.2 药物性能 | 第15页 |
1.4.3 古今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4.4 现代研究 | 第17-19页 |
2 临床研究 | 第19-40页 |
2.1 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2.1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25-28页 |
2.2.1 入组与完成本临床研究情况 | 第25页 |
2.2.2 一般信息资料 | 第25页 |
2.2.3 观察指标 | 第25-28页 |
2.3 结果 | 第28-40页 |
2.3.1 一般临床资料 | 第28页 |
2.3.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基本描述 | 第28-30页 |
2.3.3 观察指标的分析结果 | 第30-40页 |
3 讨论 | 第40-47页 |
3.1 “血瘀”的本质研究 | 第40-41页 |
3.2 活血化瘀药理的研究 | 第41-42页 |
3.3 TRAM皮瓣乳房再造的应用与探讨 | 第42-44页 |
3.4 皮瓣延迟的探讨 | 第44-45页 |
3.5 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6页 |
综述 带蒂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进展 | 第56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