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0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3-31页 |
·盐水钻井液中钻具的腐蚀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·钻井液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钻具的腐蚀类型和影响因素 | 第14-17页 |
·盐水钻井液的特点、发展状况及其腐蚀性 | 第17-19页 |
·盐水钻井液的特点 | 第17页 |
·盐水钻井液的发展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钻具钢在盐水钻井液中的腐蚀研究概况 | 第18-19页 |
·缓蚀剂概述 | 第19-27页 |
·缓蚀剂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钻井液用缓蚀剂概述 | 第20-23页 |
·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| 第23-25页 |
·按照缓蚀剂成膜机理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按抑制电极反应过程特征分类 | 第24-25页 |
·按缓蚀剂的成分、应用的腐蚀介质特性等分类 | 第25页 |
·缓蚀剂的研究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失重法 | 第25页 |
·电化学法 | 第25-26页 |
·表面分析技术 | 第26-27页 |
·复合缓蚀剂概况 | 第27-29页 |
·缓蚀剂的协同机理 | 第27-28页 |
·磷系复合缓蚀剂在盐水溶液中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9-31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29-31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31-39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及其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31页 |
·实验材料及其规格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介质 | 第32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9页 |
·缓蚀剂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·失重法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33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结果的表示及计算 | 第34页 |
·电化学测试方法 | 第34-38页 |
·强极化法 | 第35-36页 |
·电化学阻抗法(EIS) | 第36-38页 |
·扫描电镜法 | 第38-39页 |
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39-85页 |
·复合缓蚀剂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| 第39-54页 |
·失重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极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单一缓蚀剂的极化曲线 | 第42-43页 |
·复合缓蚀剂的极化曲线 | 第43-45页 |
·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45-52页 |
·25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50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70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表面形貌观察 | 第52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页 |
·复合缓蚀剂在酸性海水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| 第54-69页 |
·失重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7页 |
·极化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7-60页 |
·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60-66页 |
·25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60-62页 |
·50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62-64页 |
·70℃时的电化学阻抗结果及讨论 | 第64-66页 |
·表面形貌观察 | 第66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·复合缓蚀剂在高密度盐水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| 第69-73页 |
·失重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0页 |
·极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1页 |
·电化学阻抗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页 |
·缓蚀剂在高温模拟钻井液中缓蚀效果以及缓蚀机理的对比 | 第73-85页 |
·静态失重实验结果对比 | 第73-75页 |
·极化曲线实验结果对比 | 第75-76页 |
·电化学阻抗图谱实验结果对比 | 第76-78页 |
·缓蚀剂膜层的破损过程对比 | 第78-84页 |
·天然海水中缓蚀膜层的破损过程 | 第78-80页 |
·酸性海水中缓蚀膜层的破损过程 | 第80-82页 |
·高密度盐水中缓蚀膜层的破损过程 | 第82-84页 |
·小结 | 第84-85页 |
4 结论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2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