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四氧化三铁及其金银纳米复合物的光学特性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Fe_3O_4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3 Fe_3O_4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1.4 Au/Fe_3O_4和Ag/Fe_3O_4复合物表面增强的光学性质的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1.5 光控Au和Ag粒子以及光致Au/和Ag/Fe_3O_4复合物旋转的研究现状 .. 101.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-24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-26页
第2章 Fe_3O_4纳米粒子的吸收谱和局域电场的研究第26-5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6-27页
    2.2 理论分析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离散偶极子近似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静态近似第29-30页
    2.3 Fe_3O_4纳米粒子的吸收谱第30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Fe_3O_4纳米球和纳米立方体的吸收谱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e_3O_4纳米圆柱体和纳米盘的吸收谱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Fe_3O_4纳米球的制备和吸收谱第41-50页
    2.4 Fe_3O_4纳米粒子的局域电场分布第50-53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53-5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3章 Au-Fe_3O_4和Ag-Fe_3O_4二聚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场增强效应第58-7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8-60页
    3.2 Fe_3O_4与贵金属(Au和Ag)纳米粒子的介电常数第60-63页
    3.3 Au-Fe_3O_4和Ag-Fe_3O_4二聚体的吸收谱第63-65页
    3.4 Au-Fe_3O_4和Ag-Fe_3O_4二聚体的电场增强效应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Au-Fe_3O_4和Ag-Fe_3O_4二聚体的结构和局域电场分布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电场增强因子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电场增强因子与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关系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Ag-Fe_3O_4二聚体的平均电场增强因子第74-75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讨论第75-7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4章 Ag-Fe_3O_4-Au三聚体在单色平面光辐照下的定向旋转第78-9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8-79页
    4.2 理论分析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4.3 Ag-Fe_3O_4-Au异质三聚体的结构第80-82页
    4.4 Fe_3O_4和贵金属(Au和Ag)在单色平面光束辐照下的辐射压第82-85页
    4.5 Ag-Fe_3O_4-Au三聚体在单色平面光束辐照下的扭矩效率因子第85-91页
    4.6 Ag-Fe_3O_4-Au三聚体在单色平面光束辐照下的角速率第91-93页
    4.7 结果与讨论第93-96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96-98页
结论第98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1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13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个人简历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中多性能微波功率分配器的研究
下一篇:多金属氧酸盐—四苯基卟啉体系的设计、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