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1.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双PWM变流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| 1.2.1 双PWM变流器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.2 双PWM变流器发展趋势 | 第10页 |
| 1.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 双PWM数学模型与控制方法 | 第12-34页 |
| 2.1 双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| 第12-17页 |
| 2.2 永磁同步电机四象限运行分析 | 第17-20页 |
| 2.2.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| 2.2.2 四象限运行能量流动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2.3 直接功率控制 | 第20-25页 |
| 2.3.1 瞬时功率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2.3.2 DPC系统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2.3.3 功率估计器 | 第22页 |
| 2.3.4 扇区鉴别器 | 第22-23页 |
| 2.3.5 三电平滞环比较器 | 第23页 |
| 2.3.6 开关矢量表 | 第23-25页 |
| 2.4 矢量控制策略 | 第25-27页 |
| 2.4.1 PMSM矢量控制系统 | 第25-26页 |
| 2.4.2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(SVPWM) | 第26-27页 |
| 2.5 仿真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三章 改进型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策略 | 第34-46页 |
| 3.1 传统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系统 | 第34-35页 |
| 3.2 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原因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3.3 改进型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系统平台的搭建 | 第36-38页 |
| 3.3.1 Anti-reset windup结构 | 第36页 |
| 3.3.2 变PI参数控制策略 | 第36-37页 |
| 3.3.3 改进型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系统结构 | 第37-38页 |
| 3.4 两种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 | 第38-45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基于改进型负载功率前馈PMSM伺服控制系统 | 第46-62页 |
| 4.1 传统PMSM伺服控制系统 | 第46-47页 |
| 4.2 改进型PMSM伺服控制系统 | 第47-54页 |
| 4.2.1 位置环设计 | 第47-51页 |
| 4.2.2 再生能量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4.2.3 改进型PMSM伺服控制系统的搭建 | 第53-54页 |
| 4.3 仿真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4.4 系统硬件组成 | 第57-59页 |
| 4.5 实验论证 | 第59-61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