蓄电池容量智能检测系统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蓄电池容量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3页 |
1.2.1 早期蓄电池电压的测量法 | 第11页 |
1.2.2 核对放电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在线快速容量测试法 | 第12页 |
1.2.4 电导测量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蓄电池的原理与发展 | 第15-22页 |
2.0 蓄电池原理 | 第15-16页 |
2.1 蓄电池的发展概述 | 第16页 |
2.2 蓄电池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.1 铅酸蓄电池 | 第16页 |
2.2.2 碱性蓄电池 | 第16-17页 |
2.3 各类型蓄电池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3.1 铅酸电池 | 第17页 |
2.3.2 铅晶蓄电池 | 第17页 |
2.3.3 铁镍蓄电池 | 第17-18页 |
2.3.4 低温镍氢电池 | 第18页 |
2.3.5 银锌蓄电池 | 第18页 |
2.3.6 燃料电池 | 第18页 |
2.3.7 锂电池 | 第18页 |
2.4 蓄电池的容量 | 第18-21页 |
2.4.1 电池容量 | 第18-20页 |
2.4.2 理论容量 | 第20页 |
2.4.3 实际容量 | 第20-21页 |
2.4.4 额定容量 | 第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| 第22-25页 |
3.1 技术指标 | 第22-23页 |
3.2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2.1 系统原理框图 | 第23页 |
3.2.2 系统工作过程简述 | 第23-24页 |
3.3 系统各部分功能简述 | 第2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5-39页 |
4.0 MCU主控电路模块的方案选择 | 第25页 |
4.1 MCU主控电路模块的原理图 | 第25-26页 |
4.2 显示电路模块的选择 | 第26-32页 |
4.2.1 LCD液晶显示12864简介 | 第27-31页 |
4.2.2 LCD液晶显示12864硬件电路 | 第31-32页 |
4.3 键盘模块 | 第32-33页 |
4.3.1 键盘方案的选择 | 第32页 |
4.3.2 键盘硬件电路 | 第32-33页 |
4.4 功率控制电路模块 | 第33-34页 |
4.5 蓄电电压、电流采样模块 | 第34-35页 |
4.5.1 蓄电池电压采样电路 | 第34-35页 |
4.5.2 电流采样电路 | 第35页 |
4.6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与基准电源电路模块 | 第35-38页 |
4.6.1 系统单片机供电电路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4.6.2 基准电源电路方案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9-47页 |
5.1 软件介绍 | 第39页 |
5.2 主程序设计 | 第39页 |
5.3 初始化和系统自检程序设计 | 第39-40页 |
5.4 A/D采样程序设计 | 第40-42页 |
5.5 蓄电池类型自动识别子程序 | 第42页 |
5.6 系统容量及做功能力算法程序设计 | 第42-44页 |
5.7 系统显示程序设计 | 第44-45页 |
5.8 键盘程序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系统实现与调试 | 第47-53页 |
6.1 系统硬件调试 | 第47页 |
6.1.1 第一阶段硬件调试 | 第47页 |
6.1.2 第二阶段硬件调试 | 第47页 |
6.2 系统软件硬件联调 | 第47-48页 |
6.3 系统工作模式参数 | 第48-50页 |
6.4 系统工作参数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2页 |
6.4.1 系统参数测试对此分析 | 第51-52页 |
6.4.2 系统容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2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、课题和教材 | 第58-59页 |
附录B 蓄电池容量智能检测系统电路原理图 | 第59-60页 |
附录C 蓄电池容量智能检测系统样机实物图 | 第60-61页 |
附录D 蓄电池容量智能检测系统源程序 | 第61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