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2 支护结构设计理论发展历史 | 第13-14页 |
1.2.1 刚性结构阶段 | 第13页 |
1.2.2 弹性结构阶段 | 第13-14页 |
1.2.3 连续介质阶段 | 第14页 |
1.3 收敛-约束原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收敛-约束原理研究分析 | 第19-29页 |
2.1 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2 围岩应力及失稳破坏 | 第21-24页 |
2.3 支护结构设计理论 | 第24-28页 |
2.3.1 支护原理与基本要求 | 第24-25页 |
2.3.2 收敛-约束基本原理 | 第25-28页 |
2.4 收敛-约束法的应用及局限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围岩弹塑性收敛分析 | 第29-47页 |
3.1 概述 | 第29-30页 |
3.2 轴对称问题研究概述 | 第30-33页 |
3.3 围岩屈服破坏准则 | 第33-39页 |
3.4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等效Mohr-Coulomb参数 | 第39页 |
3.5 围岩特性(特征)曲线(方程) | 第39-46页 |
3.5.1 基于Kastner公式建立的围岩特性方程 | 第40-42页 |
3.5.2 基于Duncan公式建立的围岩特性方程 | 第42-44页 |
3.5.3 基于Hoek-Brown公式建立的围岩特性方程 | 第44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支护特征曲线方程建立 | 第47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支护结构类型 | 第47-49页 |
4.2.1 刚性支护 | 第47-48页 |
4.2.2 柔性支护 | 第48页 |
4.2.3 复合式支护 | 第48-49页 |
4.3 锚喷支护的组成及力学特性分析 | 第49-55页 |
4.3.1 锚杆支护单元力学特性 | 第49-51页 |
4.3.2 喷射混凝土支护单元力学特性 | 第51-53页 |
4.3.3 钢架力学特性分析 | 第53页 |
4.3.4 金属网力学特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5 联合支护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分析 | 第55页 |
4.5 围岩与二衬相互作用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基于收敛-约束的稳定系数分析 | 第57-66页 |
5.1 掌子面的前期收敛 | 第57-58页 |
5.2 基于收敛-约束的稳定系数 | 第58-59页 |
5.3 工程实例分析 | 第59-65页 |
5.3.1 工程概况 | 第59-60页 |
5.3.2 实例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3.3 对比分析 | 第62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| 第66-74页 |
6.1 引言 | 第66页 |
6.2 模型试验研究 | 第66-71页 |
6.2.1 相似原理 | 第66-67页 |
6.2.2 相似材料的研究 | 第67页 |
6.2.3 试验内容及设备 | 第67-71页 |
6.3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71-7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)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