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8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三、理论背景及思路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韩少功小说的语言内涵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“简笔”与“奇事” | 第17-22页 |
第二节 语言的“名”与“实”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记忆:“知青”建构与个人化叙事 | 第26-37页 |
第一节 “知青”世界的建构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个人化:第一人称叙事与元叙事 | 第28-37页 |
一、第一人称叙事 | 第29-32页 |
二、元叙事及意图 | 第32-37页 |
第三章 文体实验与内在自觉 | 第37-46页 |
第一节 “片段性词典体”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“传统笔记体”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“玄幻体”“卡通体”“缺略体”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韩少功小说的艺术风格 | 第46-53页 |
第一节 巫楚背景下的幻想与神秘 | 第46-49页 |
第二节 “公民写作”立场下的思想性风格 | 第49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录A: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