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双酚A的基本概况 | 第13-17页 |
1.1.1 双酚A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1.2 双酚A的迁移 | 第14-15页 |
1.1.3 双酚A的污染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 双酚A的危害及制毒机理 | 第17-19页 |
1.2.1 双酚A的危害 | 第17-18页 |
1.2.2 双酚A的制毒机理 | 第18-19页 |
1.3 双酚A去除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3.1 生物降解方法 | 第19页 |
1.3.2 化学氧化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3.3 物理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 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 | 第22-27页 |
1.4.1 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4.2 基于分子水平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| 第23-27页 |
1.5 本文构想 | 第27-29页 |
1.5.1 研究依据与思路 | 第27页 |
1.5.2 研究意义 | 第27页 |
1.5.3 研究内容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双酚A在水体中的迁移及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| 第29-46页 |
2.1 材料与设备 | 第29-30页 |
2.1.1 底泥采集与处理 | 第29页 |
2.1.2 实验试剂 | 第29-30页 |
2.1.3 实验设备 | 第3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8页 |
2.2.1 底泥理化性质测定 | 第31-32页 |
2.2.2 BPA的提取与检测 | 第32页 |
2.2.3 微生物群落研究 | 第32-38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5页 |
2.3.1 BPA的迁移 | 第38-39页 |
2.3.2 BPA对底泥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2.3.3 BPA对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2.4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双酚A在底泥中的降解及其机理研究 | 第46-57页 |
3.1 材料与设备 | 第46-47页 |
3.1.1 实验试剂 | 第46页 |
3.1.2 实验设备 | 第46-4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3.2.1 条带选择 | 第47页 |
3.2.2 测序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2.3 多酚氧化酶酶活测定 | 第48页 |
3.2.4 漆酶酶活测定 | 第4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5页 |
3.3.1 BPA的降解 | 第48-49页 |
3.3.2 微生物对BPA的降解机理 | 第49-53页 |
3.3.3 酶活对BPA的催化 | 第53-55页 |
3.4 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4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4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7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