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分子电子学的发展过程 | 第12-13页 |
1.2 分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.1 分子器件研究的实验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 分子器件研究的理论方法 | 第14页 |
1.3 分子器件的传输特性 | 第14-18页 |
1.3.1 负微分电阻效应 | 第15-16页 |
1.3.2 分子整流效应 | 第16页 |
1.3.3 自旋过滤效应 | 第16-17页 |
1.3.4 磁致电阻效应 | 第17-18页 |
1.4 分子器件的主要研究对象 | 第18-21页 |
1.4.1 有机小分子 | 第18页 |
1.4.2 碳纳米管 | 第18-19页 |
1.4.3 石墨烯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理论方法 | 第21-30页 |
2.1 分子器件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21页 |
2.2 Born-Oppenheimer近似 | 第21-22页 |
2.3 Hartree-Fock近似 | 第22页 |
2.4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5 格林函数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6 分子器件计算 | 第27-29页 |
2.6.1 分子器件输运性质计算 | 第27-28页 |
2.6.2 计算分子器件输运性质的相关软件介绍 | 第28-29页 |
2.7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氮原子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器件的输运性质研究 | 第30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3.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5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门压调控氮原子掺杂的扶手椅型纳米带器件的整流性能 | 第37-46页 |
4.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4.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3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5页 |
4.4 本章总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7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