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移动号码携带技术与号码携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第9-10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业务的发展和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·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-15页
第二章 号码携带技术设计方案的研究第15-26页
   ·号码携带技术概述第15-17页
   ·基于智能网的号码携带技术方案第17-22页
     ·移动智能网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基于智能网的号码携带技术方案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智能网的号码携带方案优劣对比第21-22页
   ·基于信令中继的号码携带方案第22-26页
     ·信令中继功能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信令中继功能用于号码携带技术方案第23-26页
第三章 网间移动号码携带技术的设计和实现第26-53页
   ·本次号码携带业务设计原则第26页
   ·我国号码携带技术方案的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·本次号码携带设计中使用到的术语及缩略语第27页
   ·网间移动号码携带业务场景第27-28页
   ·网间路由设计方案第28-36页
     ·本地移动用户之间的语音业务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本地移动用户之间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本地移动用户之间的多媒体消息业务第30页
     ·移动用户之间的长途语音业务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移动用户之间长途短消息业务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移动用户之间长途多媒体消息业务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国际来电呼叫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国际移动用户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国际多媒体消息业务第35-36页
   ·号码携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第36-53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前台管理系统第37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后台流程处理系统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集中业务管理系统CSMS的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CSMS流程处理设计第41-52页
     ·号码携带管理系统总结第52-53页
第四章 号码携带数据库设计第53-68页
   ·号码携带数据库的设计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·对号码携带数据库的要求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功能要求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性能要求第55-56页
   ·数据库系统设计第56-6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系统组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INFORMIX数据库应用于号码携带数据库设计的研究和实现第57-68页
第五章 号码携带业务未来展望第68-71页
   ·号码携带业务促进2G用户向3G业务的转移第68-69页
   ·号码携带业务促进3G标准的融合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淫秽、色情信息治理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北京移动3G网络扩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