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数学论文--代数、数论、组合理论论文--组合数学(组合学)论文--图论论文

复杂动力网络同步化区域的分岔分析及其应用

论文创新点第5-10页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1章 预备知识与研究背景第16-30页
    1.1 混沌吸引子的几个特征量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最大Lyapunov指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Kolmogorov熵第17-18页
    1.2 稳定性基本理论简介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基本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基本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复杂网络基础知识介绍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网络主要拓扑性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几个经典网络拓扑模型第22-25页
    1.4 复杂动力网络的同步问题及研究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同步的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网络同步的研究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第27-30页
第2章 连续时间复杂动力网络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30-58页
    2.1 复杂动力网络模型及其同步化区域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连续时间复杂动力网络模型及主稳定函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同步化区域及其分岔的概念第31-32页
    2.2 无时滞耦合复杂动力网络第3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线性系统振子网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统一系统振子网络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网络同步态为平衡点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网络同步态为混沌吸引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分岔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结果与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一个新的单参数混沌振子网络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一个新的单参数混沌系统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分岔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4 结果与讨论第45-46页
    2.3 时滞耦合复杂动力网络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线性系统振子网络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统一系统振子网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分岔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果与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56-58页
第3章 离散时间复杂动力网络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58-76页
    3.1 离散时间复杂动力网络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3.2 Logistic振子耦合网络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线性耦合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非线性耦合第62-65页
    3.3 Henon振子网络耦合网络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65-69页
    3.4 分岔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ogistic振子网络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Henon振子网络第70-7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71-76页
第4章 同步化区域的分岔对拓扑结构识别的影响第76-92页
    4.1 研究背景第76-77页
    4.2 基于自适应同步的拓扑识别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 4.3 影响拓扑识别的几个因素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完全同步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节点差异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耦合强度第79-80页
    4.4 节点动力学参数对拓扑识别的影响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同步化区域的分岔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分岔对拓扑识别影响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1 内连矩阵H_(11)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2 内连矩阵H_(11)+H_(33)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投影同步阻碍拓扑识别第8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86-92页
第5章 等距加边小世界网络的同步能力第92-102页
    5.1 研究背景第92页
    5.2 等距加边的小世界网络模型第92-94页
    5.3 等距加边小世界网络的同步能力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网络同步能力的判别准则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边距离对网络同步能力的影响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边距离对Lorenz振子网络同步的影响第98-9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99-102页
第6章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02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12页
攻博期间的获奖、参与基金项目及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12-114页
致谢第114-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带辅助信息的加法风险回归分析
下一篇:两类均衡问题的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