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公钥密码学 | 第11-12页 |
1.1.2 身份基密码学 | 第12-13页 |
1.1.3 属性基密码学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预备知识 | 第17-25页 |
2.1 数学基础 | 第17页 |
2.1.1 群相关知识 | 第17页 |
2.2 双线性配对及其相关困难问题 | 第17-19页 |
2.3 访问结构和线性秘密共享 | 第19-20页 |
2.3.1 门限秘密共享 | 第19页 |
2.3.2 线性秘密共享 | 第19-20页 |
2.3.3 访问结构 | 第20页 |
2.4 公钥算法理论基础 | 第20页 |
2.5 单向陷门函数 | 第20-21页 |
2.6 计算复杂性基础 | 第21页 |
2.7 可证安全性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7.1 可证安全基本定义 | 第21-23页 |
2.7.2 安全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属性的加密方案 | 第25-35页 |
3.1 模糊的身份基加密机制 | 第25-28页 |
3.1.1 形式化定义 | 第25页 |
3.1.2 安全模型 | 第25-26页 |
3.1.3 相关概念 | 第26页 |
3.1.4 方案描述 | 第26-28页 |
3.2 密钥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机制 | 第28-31页 |
3.2.1 安全模型 | 第28页 |
3.2.2 相关概念 | 第28-29页 |
3.2.3 方案描述 | 第29-30页 |
3.2.4 KP-ABE方案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3 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机制 | 第31-34页 |
3.3.1 安全模型 | 第32页 |
3.3.2 方案描述 | 第32-34页 |
3.3.3 CP-ABE的访问结构设计 | 第34页 |
3.4 总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一种高效的可间接撤销的CP-ABE方案 | 第35-44页 |
4.1 应用场景描述 | 第35页 |
4.2 属性撤销方案研究现状 | 第35-37页 |
4.2.1 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机制的开创性方案 | 第35-36页 |
4.2.2 几种可撤销的ABE方案的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一种高效的可间接撤销的CP-ABE方案 | 第37-40页 |
4.3.1 方案形式化定义 | 第37-38页 |
4.3.2 安全模型 | 第38-39页 |
4.3.3 方案构造 | 第39-40页 |
4.4 方案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4.1 方案的正确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4.2 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| 第41页 |
4.5 安全性证明 | 第41-43页 |
4.6 本章总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一种高效的多机构CP-ABE方案 | 第44-53页 |
5.1 基本场景描述 | 第44-45页 |
5.2 多授权机构属性基加密机制的研究现状 | 第45-47页 |
5.2.1 多授权机构的经典方案 | 第45页 |
5.2.2 多授权机构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发展现状 | 第45-47页 |
5.3 一个高效的多机构CP-ABE方案 | 第47-49页 |
5.3.1 方案形式化定义 | 第47页 |
5.3.2 安全模型 | 第47页 |
5.3.3 方案描述 | 第47-49页 |
5.4 方案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5 安全证明 | 第50-52页 |
5.6 总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总结 | 第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附录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