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--法院论文--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论文

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法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审判辅助人员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司法警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司法行政人员第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科层制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分工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司法独立理论第22-23页
第3章 当前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3.1 当前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员管理体制基本采用行政化的理念、手段和模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员管理采用科层化方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不同类别工作人员混同管理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当前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审判的中心地位并不突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法官的主体地位无法彰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一线审判法官流失严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审判与行政工作界限不明第25页
    3.3 A区人民法院的人员管理问题成因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对法院人员实行单一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科层制理论同司法权运行特性不兼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司法职能的定位工具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对法官保障特殊性认识的缺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“官本位”文化的强势渗透第27-28页
第4章 国外及我国其他地区法院的人员分类管理体制分析第28-37页
    4.1 国外法院的人员分类管理体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英国法院的人员分类管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德国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第29-31页
    4.2 国内部分司法改革试点地区法院人员分类管理体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海南省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上海市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第32-34页
    4.3 对A区人民法院的启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法院人员员额制管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各类人员采用单独职务序列管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完善法官选任渠道和职业保障制度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为各类工作人员留足晋升空间第35-37页
第5章 完善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对策思路第37-47页
    5.1 完善A区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的基本框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分类原则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本框架第37-39页
    5.2 完善A区人民法院人员的分类管理模式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立职业化的法官单独序列管理模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双轨制的审判辅助人员管理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专业化的司法警察管理模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建立服务型的司法行政人员管理模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不同序列人员的交流机制第42页
    5.3 完善人员分类管理下的A区人民法院的组织架构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去除内部组织行政化问题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重新整合内设机构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二元权力运行机制第44页
    5.4 完善人员分类管理下的A区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力运行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内部权力结构以审判权为主体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审判权运作以合议庭负责制为核心第45-47页
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致谢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欧盟国际投资协定政策的实践演进及对中国的影响
下一篇: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