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恋爱、家庭、婚姻论文

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研究--以重庆市白池村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9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隔代抚养的相关研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代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启示第17-18页
第2章 研究设计第18-25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研究维度和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维度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2.3 调查地点选择第20-21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5 样本特征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调查村落的社会经济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调查样本的概况第23-25页
第3章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状态第25-35页
    3.1 经济与物质支持第25-27页
    3.2 情感沟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隔代抚养家庭代际之间情感沟通方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隔代抚养家庭代际之间情感沟通频率第28页
    3.3 田间农活、家务劳动及日常生活照料第28-30页
    3.4 代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在家庭费用的分担及花费上的矛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在子辈教育上的矛盾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在日常生活和家务上的矛盾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在祖辈赡养上的矛盾第32-3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4章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的特征第35-44页
    4.1 祖辈—子辈:祖辈扮演子辈的“二度父母”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祖辈代替父辈承担抚养子辈的职责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子辈的陪伴慰藉了祖辈的晚年孤独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祖辈与子辈互动频繁但交流内容简单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父辈—子辈:父辈在亲子互动中长期缺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父辈与子辈之间感情疏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父辈的身体缺位导致了家庭对子辈管教困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父辈和子辈的关系受祖辈的影响较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子辈对祖父辈角色需要再次适应第41-42页
    4.3 祖辈—父辈:家庭对抚养和赡养投入不对等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评价第44-47页
    5.1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总体状态评价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总体表现平稳和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农村隔代家庭的保障功能基本得到维持第44-45页
    5.2 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父辈掌握主要家庭经济资源,影响祖辈养老质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家庭代际关系重心下移,父辈重抚养轻赡养第45-47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47-52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6.2 对策建议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对隔代家庭有针对性的外部支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促进隔代家庭内部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整合第50-51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附录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在校学习期间科研情况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癌症患者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探究
下一篇: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