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明(1368~1663年)论文

明朝监国制度探究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前言第10-18页
    (一)选题缘由第10页
    (二)选题意义第10页
    (三)概念界定第10页
    (四) 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关于西周监国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关于北魏六朝时期监国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关于隋唐时期监国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4.关于明朝时期监国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3-18页
一、明以前历代监国制度之沿革第18-24页
    (一)先秦秦汉时期:监国制度的渊源第18-19页
    (二)南北朝时期:超越古制的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(三)隋唐时期:监国制度达到顶峰第20-23页
    (四)宋元时期:监国制度渐行渐少第23-24页
二、明朝监国制度的沿革第24-73页
    (一)洪武时期的太子监国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太子朱标监国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皇太孙朱允炆监国第27-28页
    (二)永乐时期的良好范例第28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世子居守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太子监国第2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皇太孙留守北京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赵王居守北京第42-43页
    (三)洪熙、宣德、正统时期的宗藩监国制度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太子监国南京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襄王监国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郑王、襄王居守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重臣居守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郕王监国与继统第44-55页
    (四)明朝中后期的监国制度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1.正德年间的居守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嘉靖年间的太子监国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崇祯年间的太子监国之议第58-59页
    (五)南明诸王监国第59-73页
        1.朱由崧的监国与称帝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潞王的监国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唐王朱聿键监国与鲁王朱以海监国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桂王朱由榔监国与唐王朱聿鐭监国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唐王朱聿鐭监国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靖江王朱亨嘉“监国”第72-73页
三、明朝监国制度的特点第73-88页
    (一)与前代监国制度的异同第73-81页
        1.传统监国制度的继承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浓厚的皇位继承人色彩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皇太孙的存在与监国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后妃的积极参与:太后制令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权臣权阉监国现象的弱化第79-81页
    (二)与明朝其它相关政治制度的互动关系第81-88页
        1.监国与东宫制度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监国与内阁制度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监国与两京制度第86-88页
四、明朝监国制度的作用与局限性第88-96页
    (一)明朝监国制度对监国者本人的作用第88-90页
    (二)明朝监国制度在平稳时期与关键时刻的作用第90页
    (三)明朝监国制度的局限性第90-96页
结语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1页
附表第101-102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-103页
致谢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唐代户部尚书研究
下一篇:智慧城市文化创意生态发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