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

中国航运业绩效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发展我国航运业首次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外航运业发展水平持续低迷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提升我国航运业绩效和竞争力至关重要第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应用价值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特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目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7-18页
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方法研究第18-30页
    2.1 研究综述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航运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文献评述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理论方法研究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产业组织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行业绩效影响因素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航运经济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相关性分析第28-30页
第3章 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及挑战分析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国际航运业发展趋势第30-33页
    3.2 我国航运业基本发展趋势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我国航运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运力过剩但需求疲软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航运业景气指数低迷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国货非国运问题凸显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航运业盈利能力不高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节第41-42页
第4章 中国航运业绩效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第42-63页
    4.1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航运上市公司样本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航运上市公司发展趋势第44-47页
    4.2 中国航运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47页
    4.3 基于SFA方法的中国航运上市公司绩效水平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指标选取原则及要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FA模型模型建立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SFA方法的绩效结果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4.4 影响中国航运业绩效的内部因素研究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航线分布关系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组织形式关系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主营业务类型关系第59-61页
    4.5 主要结论与启示第61-63页
第5章 中国航运业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第63-84页
    5.1 确定中国航运业平均绩效水平的基本依据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国航运上市公司绩效水平均势线描绘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我国航运上市公司绩效均势线代表行业绩效的合理性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绩效均势线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第65页
    5.2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其外部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指标选取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航运业绩效通径分析模型建立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69-70页
    5.3 SPSS通径分析实证研究与结果第7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关系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金融业发展速度关系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关联行业发展水平关系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中国航运业绩效与国家政策投资导向关系第81-83页
    5.4 主要结论第83-84页
第6章 中国航运业绩效提升对策建议第84-90页
    6.1 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第84页
    6.2 合理调整航线、船队规模和资本投入规模第84-85页
    6.3 强化航运业人才队伍建设第85-86页
    6.4 加强航运“结盟”与“港航合一第86-87页
    6.5 完善贸易、货载保留和税收制度体系第87-89页
    6.6 逐步构建我国航运融资平台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4页
致谢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安镇政府扶持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绩效下滑企业TMT异质性、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