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酶催化自组装水凝胶 | 第12-24页 |
1.2.1 两亲性肽的自组装与凝胶化 | 第12-16页 |
1.2.2 谷氨酰胺转氨酶(TGase)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2.3 生物酶的催化作用 | 第18-24页 |
1.3 生物活性的肽序列RGD(Arg-Gly-Asp) | 第24-28页 |
1.3.1 RGD与整合素 | 第24-26页 |
1.3.2 RGD的生物学功能 | 第26-28页 |
1.4 多肽水凝胶的应用 | 第28-31页 |
1.5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TGase对短肽的催化作用 | 第33-54页 |
2.1 引言 | 第33页 |
2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3-35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2.2.2 实验试剂 | 第34-35页 |
2.3 实验步骤与方法 | 第35-38页 |
2.3.1 肽分子的设计合成 | 第35-37页 |
2.3.2 溶液的配制 | 第37页 |
2.3.3 目的分子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52页 |
2.4.1 肽分子的设计 | 第38-40页 |
2.4.2 基于I_4K_2分子的酶促反应 | 第40-45页 |
2.4.3 基于I_3K分子的酶促反应 | 第45-48页 |
2.4.4 基于KI_4K分子的酶促反应 | 第48-51页 |
2.4.5 酶促成胶机理分析 | 第51-52页 |
2.5 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三章 功能化凝胶性能表征 | 第54-80页 |
3.1 引言 | 第54页 |
3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54-55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54-55页 |
3.2.2 实验试剂 | 第55页 |
3.3 实验步骤与方法 | 第55-57页 |
3.3.1 自组装体形貌表征 | 第55-56页 |
3.3.2 多肽二级结构表征(CD) | 第56页 |
3.3.3 振荡流变学 | 第56-57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8页 |
3.4.1 酶催化前后自组装体的微观结构 | 第57-67页 |
3.4.2 酶催化前后自组装体的二级结构 | 第67-69页 |
3.4.3 凝胶性能及成胶动力学 | 第69-75页 |
3.4.4 短肽的表面功能化分析 | 第75-78页 |
3.5 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四章 功能化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| 第80-93页 |
4.1 引言 | 第80页 |
4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80-82页 |
4.2.1 实验仪器 | 第80-81页 |
4.2.2 实验试剂 | 第81-82页 |
4.3 实验步骤与方法 | 第82-86页 |
4.3.1 细胞的复苏、传代及冻存 | 第82-83页 |
4.3.2 MTT实验 | 第83-84页 |
4.3.3 乳酸脱氢酶(LDH)释放实验 | 第84页 |
4.3.4 Calcein-AM/PI染色 | 第84-85页 |
4.3.5 TRITC-Rhalloidin/ DAPI免疫荧光染色 | 第85页 |
4.3.6 细胞粘附性能研究 | 第85页 |
4.3.7 凝胶的免疫反应实验(ELISA) | 第85-86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6-92页 |
4.4.1 多肽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研究 | 第86-88页 |
4.4.2 功能化凝胶对细胞粘附、生长的影响 | 第88-91页 |
4.4.3 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| 第91-92页 |
4.5 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五章 功能化凝胶在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 | 第93-108页 |
5.1 引言 | 第93页 |
5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93-95页 |
5.2.1 实验仪器 | 第93-94页 |
5.2.2 实验试剂 | 第94-95页 |
5.3 实验步骤与方法 | 第95-98页 |
5.3.1 碱性磷酸酶(ALP)活性检测 | 第95页 |
5.3.2 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总量 | 第95-96页 |
5.3.3 逆转录-聚合酶链反应 | 第96-98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8-106页 |
5.4.1 基于I_4K_2凝胶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| 第98-104页 |
5.4.2 基于I_3K凝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| 第104-106页 |
5.5 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结论 | 第108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20页 |
附录 | 第120-12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23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