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普通畜牧学论文--饲料论文--蛋白质饲料、能量饲料论文

复合微生物发酵豆粕产蛋白饲料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1-22页
    1.1 发酵豆粕的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发酵豆粕的特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发酵豆粕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发酵豆粕的菌种第16-18页
    1.2 固态发酵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固态发酵技术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固态发酵的优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固态发酵存在的问题第21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2 菌种组合发酵试验与米曲霉、酿酒酵母JM1复合菌种发酵条件优化第22-39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原料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主要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发酵工艺流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种子液制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菌种组合发酵试验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平板对峙试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接种顺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单因素试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验证试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菌种组合发酵试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板对峙试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接种顺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单因素试验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验证试验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37-38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38-39页
3 炭黑曲霉与酿酒酵母JM1复合菌种发酵条件优化第39-52页
    3.1 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原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菌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培养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主要试剂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主要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种子液制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平板对峙试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因素试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验证试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平板对峙试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因素试验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验证试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50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0-52页
4 枯草芽孢杆菌、酿酒酵母JM2与发酵乳杆菌复合菌种发酵条件优化第52-66页
    4.1 材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原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菌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培养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主要试剂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主要仪器第53页
    4.2 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种子液制备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平板对峙试验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单因素试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验证试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5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平板对峙试验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因素试验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验证试验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64-65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5-66页
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6-6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毒痰瘀虚理论的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数据挖据研究
下一篇: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生理调节效应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