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定量溯源与控制模拟

致谢第6-8页
本研究资助项目第8-9页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-2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稳定同位素在水体硝态氮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定量模型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和分配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35-36页
第二章 研究流域概况及其水质特征第36-54页
    2.1 长乐江流域概况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环境状况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经济概况第40-41页
    2.2 流域水质评价第4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方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结果与讨论第45-5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三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流域硝态氮污染定量源解析第54-72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野外采样与实验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混合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5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体氮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体中的氘氧同位素信息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体硝态氮的氮氧同位素组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硝态氮污染源识别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确定性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长乐江流域河流硝态氮管控建议第7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四章 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过程反演溯源第72-107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第74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收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LOADEST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算法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基于Loess算法的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和Mann-Kendall检验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河流一维水质方程-输出系数耦合模型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第84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8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河流总氮负荷量的LOADEST模拟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流对河流总氮负荷的贡献第87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流域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核定第96-10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105-107页
第五章 长乐江流域氮污染定量控制第107-126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法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收集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水环境容量分配的基尼系数法第109-111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111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长乐江流域水环境容量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的长乐江氮污染控制情景模拟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于基尼系数的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长乐江流域氮污染减排责任认定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建议第122-12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24-126页
第六章 结语第126-130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果和结论第126-127页
    6.2 创新和特色之处第127-128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128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4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8页

论文共1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污染对居民相关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往复机械基础支承的金属橡胶隔振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