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的目标、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页 |
1.4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服务业FDI的理论简介 | 第17-20页 |
2.1 巴克雷和卡森的国际投资内部化理论 | 第17页 |
2.2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2.1 所有权优势 | 第18-19页 |
2.2.2 内部化优势 | 第19页 |
2.2.3 区位优势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服务业FDI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1 国际直接投资(FDI)的动机 | 第20-21页 |
3.2 服务业FDI对外投资的动机 | 第21-22页 |
3.3 服务业FDI的微观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3.1 服务业FDI对服务商品的供给 | 第22-24页 |
3.4 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京津冀服务业和服务业FDI现状 | 第26-43页 |
4.1 京津冀经济圈概况 | 第26-27页 |
4.2 京津冀服务业状况分析 | 第27-32页 |
4.2.1 京津冀服务业现状 | 第27-29页 |
4.2.2 京津冀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存在阶梯差异 | 第29-30页 |
4.2.3 京津冀地区服务业行业内发展状况 | 第30-32页 |
4.3 京津冀服务业FDI现状分析 | 第32-43页 |
4.3.1 京津冀FDI现状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3.2 京津冀服务业FDI投资结构 | 第35-38页 |
4.3.3 服务业FDI地区分布仍不平衡 | 第38页 |
4.3.4 京津冀地区服务业FDI质量及效率的分析 | 第38-43页 |
第五章 京津冀服务业FDI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7页 |
5.1 京津冀服务业FDI-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43-49页 |
5.1.1 服务业FDI-服务业发展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| 第43-44页 |
5.1.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| 第44-49页 |
5.2 服务业FDI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| 第49-57页 |
5.2.1 变量及数据说明 | 第49-50页 |
5.2.2 单位根检验 | 第50-51页 |
5.2.3 协整检验 | 第51-52页 |
5.2.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| 第52-54页 |
5.2.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54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7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6.2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58-62页 |
6.2.1 大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,促进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| 第58-59页 |
6.2.2 不断改善京津冀外资投资环境 | 第59页 |
6.2.3 加强产业关联,做好产业规划,调整服务业外资结构 | 第59-61页 |
6.2.4 继续扩大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