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预算、决算论文

我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与方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引言第8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与不足第13页
    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综合评述第18-19页
第二章 预算编制方式的发展及我国的选择第19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预算编制方式的发展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预算编制方式的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年度预算的缺陷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跨年度预算平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跨年度预算平衡与年度预算平衡的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预算制度的现状与选择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编制年度预算的方式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预算编制方式的选择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跨年度预算的定义第26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必然性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强预算的灵活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提高财政政策与财政支出的联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增强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完善政府预算的绩效评价第29页
    第四节 我国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具备的条件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治经济的稳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机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中长期发展规划经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国内跨年度预算试点探索的经验第31-33页
第三章 典型国家跨年度预算平衡实践第33-41页
    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中期滚动预算的介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英国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美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德国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韩国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日本第36页
    第二节 各国中期滚动预算的特点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预算基础方面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预算周期方面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项目预测方面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重视程度方面第38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外经验启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与政府管理能力相匹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科学的预测和编制体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逐年编制滚动式财政中期计划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中期和短期的相互结合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加强社会群体的参与第40-41页
第四章 我国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挑战第41-46页
    第一节 制度间衔接问题带来的挑战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处理好与年度预算的衔接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处理好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第41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预算平衡问题带来的挑战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处理好预算收入和支出预测准确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处理好预算收支的长期平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处理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处理好项目预算的管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处理好中长期项目的编制和执行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处理好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的引入第45-46页
第五章 我国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的机制与方法第46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目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跨年度预算平衡的机制建立第47-49页
    第二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实施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预算前期准备阶段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预算中期审查阶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预算后期执行与评估阶段第52页
    第三节 编制跨年度预算的具体流程第52-53页
    第四节 保障措施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强调结果为导向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完善项目库建设管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利用债务余额限额管理弥补赤字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健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构建中长期支出政策科学论证机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七、加快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第56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问题研究
下一篇:日本消费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