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4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主要工作和创新 | 第18-19页 |
1.5 论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界定 | 第20-27页 |
2.1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题中之义 | 第20-23页 |
2.1.1 消费与消费者 | 第20-22页 |
2.1.2 消费者与保险消费者 | 第22-23页 |
2.1.3 保险消费者适用《消法》的一般保护 | 第23页 |
2.2 保险消费者较普通消费者具有特殊性 | 第23-25页 |
2.2.1 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| 第24页 |
2.2.2 交易双方的利益明显对立 | 第24页 |
2.2.3 保险业的常态行为“干扰” | 第24-25页 |
2.3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适用逻辑 | 第25-26页 |
2.4 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 | 第27-33页 |
3.1 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| 第27-29页 |
3.1.1 减轻投保人告知义务,限制保险人合同解除权 | 第27页 |
3.1.2 明确保险人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标准 | 第27-28页 |
3.1.3 规范保险人的承保行为和理赔环节 | 第28页 |
3.1.4 严格保险从业人员管理,加强保险行为监管 | 第28-29页 |
3.2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缺陷 | 第29-32页 |
3.2.1 保险空白期立法不尽完善 | 第29页 |
3.2.2 未明确引入保险合理期待解释规则 | 第29-30页 |
3.2.3 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缺失 | 第30-31页 |
3.2.4 保险纠纷解决机制单一 | 第31-32页 |
3.3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国外保险法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与参考 | 第33-44页 |
4.1 英国保险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| 第33-36页 |
4.1.1 保险业自律监管与“一站式”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3页 |
4.1.2 消费者教育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| 第33-34页 |
4.1.3 纠纷解决机制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4-35页 |
4.1.4 金融服务赔偿制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5-36页 |
4.2 美国保险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| 第36-39页 |
4.2.1 多层次保险监管机制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6-37页 |
4.2.2 消费者教育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7-38页 |
4.2.3 纠纷解决机制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8页 |
4.2.4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8-39页 |
4.3 日本保险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| 第39-40页 |
4.3.1 政府+行业协会监管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39页 |
4.3.2 消费者教育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| 第39-40页 |
4.3.3 纠纷解决机制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| 第40页 |
4.4 澳、新保险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| 第40-42页 |
4.4.1 混业金融监管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41页 |
4.4.2 消费者教育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41-42页 |
4.4.3 纠纷解决机制与保险消费者保护 | 第42页 |
4.5 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我国保险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 | 第44-56页 |
5.1 明确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原则 | 第44-45页 |
5.2 完善立法保护,加强保险监管 | 第45-49页 |
5.2.1 补充保险空白期的立法规定 | 第45页 |
5.2.2 明确引入保险合理期待解释规则 | 第45-46页 |
5.2.3 完善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| 第46-47页 |
5.2.4 强化保险机构的信息披露与明确说明义务 | 第47-48页 |
5.2.5 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、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| 第48-49页 |
5.3 加强对保险消费者的教育 | 第49-51页 |
5.3.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保险消费教育上的宏观指导作用 | 第49-50页 |
5.3.2 调动社会各界力量,实现不同保险消费教育主体的合作 | 第50-51页 |
5.3.3 结合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,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| 第51页 |
5.3.4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,确保保险消费教育效果 | 第51页 |
5.4 建立多元化的保险纠纷解决机制 | 第51-54页 |
5.4.1 研制提高保险公司处理保险纠纷主动性的指标体系 | 第52页 |
5.4.2 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在保险纠纷解决上的作用 | 第52-53页 |
5.4.3 推动“诉调、仲调对接”机制建立完善 | 第53页 |
5.4.4 提高保险诉讼的应诉和裁决水平 | 第53-54页 |
5.5 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| 第54-55页 |
5.6 小结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