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4 可能的贡献 | 第13-14页 |
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4-23页 |
2.1 保险资金的界定及其投资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2.1.1 保险资金的定义及来源 | 第14页 |
2.1.2 证券市场举牌的定义 | 第14页 |
2.1.3 保险资金的特殊性 | 第14-15页 |
2.1.4 保险资金投资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 举牌影响的相关理论解释 | 第16-21页 |
2.2.1 举牌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2.2 举牌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2.3 举牌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 | 第18页 |
2.2.4 举牌对中小股东的影响 | 第18页 |
2.2.5 受举牌影响的因素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3 高管更替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.1 经理能力假说 | 第21-22页 |
2.3.2 替罪羊理论 | 第22页 |
2.3.3 恶性循环理论 | 第22-23页 |
3 保险资金举牌实体企业现状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1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相关法规概述 | 第23-25页 |
3.2 保险资金举牌实体企业概况 | 第25页 |
3.3 双参数弹性地基上带肋厚板的混合法 | 第25-28页 |
3.3.1 保费增长迅速,投资渠道有限 | 第25-26页 |
3.3.2 国内股票市场大幅度波动 | 第26页 |
3.3.3 国家政策支持险资适度投资 | 第26-27页 |
3.3.4 降低行业壁垒,实现协同效应 | 第27页 |
3.3.5 获得短期投资收益 | 第27-28页 |
3.4 保险资金举牌造成的风险 | 第28-32页 |
3.4.1 万能险“短债长投”,影响保险企业稳定性 | 第28-29页 |
3.4.2 损害实体企业利益 | 第29-32页 |
4 案例基本情况 | 第32-41页 |
4.1 交易双方 | 第32-36页 |
4.1.1 举牌方:宝能系 | 第32-34页 |
4.1.2 被举牌方:南玻集团 | 第34-36页 |
4.2 宝能举牌南玻集团全过程 | 第36-39页 |
4.3 宝能举牌南玻集团的原因 | 第39-41页 |
4.3.1 看好南玻集团的发展前景 | 第39页 |
4.3.2 夺得控制权 | 第39页 |
4.3.3 拓展资本运作 | 第39-41页 |
5 案例分析 | 第41-57页 |
5.1 公司治理分析 | 第41-48页 |
5.1.1 对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| 第41页 |
5.1.2 对公司章程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5.1.3 对公司管理层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5.1.4 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5.1.5 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5.2 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5.2.1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2.2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2.3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3 二级市场反映 | 第52-55页 |
5.3.1 短期市场评估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3.2 长期市场评估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4 长期潜在风险 | 第55-57页 |
5.4.1 获得短期收益损害公司利益 | 第55页 |
5.4.2 影响主营业务,增加企业风险 | 第55页 |
5.4.3 引发恐慌效应 | 第55-56页 |
5.4.4 控制权再度转移 | 第56页 |
5.4.5 大股东掏空企业,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| 第56-57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7-5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7页 |
6.2 建议 | 第57-58页 |
6.2.1 对规范险资举牌控股的建议 | 第57-58页 |
6.2.2 对实体企业的建议 | 第58页 |
6.3 不足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