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0-15页 |
1.3.1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3.2 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3.3 再生混凝土构件其它性能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4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页 |
1.5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7-40页 |
2.1 试验分析各变量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17-20页 |
2.1.1 骨料取代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17-18页 |
2.1.2 再生混凝土强度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18页 |
2.1.3 剪跨比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18-19页 |
2.1.4 配箍率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19-20页 |
2.2 ANSYS 分析各变量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| 第20-32页 |
2.2.1 混凝土本构模型介绍 | 第20-22页 |
2.2.2 试验梁的基本参数 | 第22-23页 |
2.2.3 再生混凝土梁的单元类型及参数设置 | 第23-26页 |
2.2.4 定义材料属性 | 第26-28页 |
2.2.5 再生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2.2.6 再生混凝土梁加载 | 第30-31页 |
2.2.7 非线性分析的收敛问题 | 第31-32页 |
2.3 ANSYS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2-39页 |
2.3.1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3.2 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4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| 第40-56页 |
3.1 混凝土梁抗剪计算方法概述 | 第40-42页 |
3.1.1 统计分析计算法 | 第40页 |
3.1.2 极限平衡计算法 | 第40-41页 |
3.1.3 桁架理论 | 第41-42页 |
3.1.4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法 | 第42页 |
3.2 基于规范法的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| 第42-45页 |
3.2.1 再生混凝土不同强度指标间的换算关系 | 第42-44页 |
3.2.2 规范修正计算式对再生混凝土梁适用性的初步评价 | 第44-45页 |
3.3 基于塑性理论的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| 第45-53页 |
3.3.1 计算式推导的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3.3.2 斜向开裂荷载的计算方法 | 第46-48页 |
3.3.3 塑性理论上限解确定的开裂混凝土梁受剪计算式 | 第48-50页 |
3.3.4 变量研究 | 第50-52页 |
3.3.5 受剪计算式的使用条件 | 第52页 |
3.3.6 受剪计算式的数学表达式 | 第52-53页 |
3.3.7 理论推导受剪承载力计算式的初步评价 | 第53页 |
3.4 规范修正计算式和理论推导计算式间的对比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4.1 计算模式不定性系数统计参数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3.4.2 受剪承载力的比较 | 第54-5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4章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| 第56-73页 |
4.1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| 第56-59页 |
4.2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| 第59-65页 |
4.2.1 目标可靠度指标 | 第59页 |
4.2.2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| 第59-60页 |
4.2.3 荷载及抗力统计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2.4 可靠指标的计算过程 | 第65页 |
4.3 规范修正计算式受剪承载力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65-70页 |
4.3.1 无腹筋梁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65-67页 |
4.3.2 有腹筋梁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67-70页 |
4.4 理论推导计算式受剪承载力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70-72页 |
4.4.1 无腹筋梁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70-71页 |
4.4.2 有腹筋梁可靠指标计算结果 | 第71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表 1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试验原始数据汇总 | 第78-80页 |
附表 2 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汇总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