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考虑车辆荷载横向位置随机性的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桥梁安全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限运输车辆运营管理研究现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5-26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内容第26-28页
第2章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及影响参数分析第28-46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28-29页
    2.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定义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荷载横向分布的基本概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美国规范( AASHTO)的定义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加拿大规范( CHBDC)的定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英国规范的定义第32页
    2.3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论计算法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限元分析法第39页
    2.4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桥梁孔数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斜交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次要构件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边界条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车辆荷载第42-44页
    2.5 考虑结构非线性的荷载横向分布第4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3章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第46-79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46-47页
    3.2 车辆荷载横向行驶位置的随机性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车辆荷载横向行驶位置的采集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车辆荷载横向位置的概率分布第48-51页
    3.3 桥梁形式的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3.4 考虑车辆横向位置随机性的弯矩横向分布系数第5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有限元模型校验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第62-74页
    3.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分布检验第74-7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4章 考虑车辆横向位置随机性的桥梁可靠度评估第79-93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79-80页
    4.2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原理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可靠度指标第81-82页
    4.3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桥梁安全评估第82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研究对象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受力最不利主梁的确定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桥梁构件可靠度评估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计算结果分析第87-9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1-93页
第5章 超限运输车辆过桥的合理横向位置分析第93-117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93-94页
    5.2 桥梁形式的选择第94-95页
    5.3 超限运输车辆模型的选择第95-97页
    5.4 超限运输车辆过桥时合理横向位置的确定第97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车辆加载位置的确定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两种典型加载工况的响应对比第100-102页
    5.5 影响参数分析第10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主梁根数的影响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中横隔板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影响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主梁连接方式的影响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主梁截面形式的影响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6 支座约束条件的影响第114-11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5-117页
第6章 车辆横向加载位置对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第117-132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117-118页
    6.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原则第118-119页
    6.3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材料的破坏准则第124页
    6.4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24-126页
    6.5 加载车辆模型第126-127页
    6.6 计算结果分析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材料非线性对两种典型加载工况之间响应差异的影响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加载位置对桥梁正常使用性能的影响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6.3 加载位置对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129-130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130-132页
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32-13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32-13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5页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)第145-146页
致谢第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阵列的光学及能量转换特性研究
下一篇:铋—铁—氧复合氧化物微晶的水热合成、表征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