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创新驱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8-17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(一)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(二)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4页 |
第一节 创新理论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区域发展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| 第24-29页 |
一、经济增长规模分析 | 第24-26页 |
二、经济增长速度分析 | 第26-28页 |
三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分析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3页 |
第三章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能力分析 | 第33-55页 |
第一节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| 第33-38页 |
一、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3-34页 |
二、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| 第34-37页 |
三、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方法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| 第38-55页 |
一、数据选取与整理 | 第38-46页 |
二、分析过程 | 第46-53页 |
三、分析结论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5-61页 |
第一节 研究假设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变量选择、模型设立与数据来源 | 第56-59页 |
一、变量选择 | 第56-57页 |
二、回归模型的构建 | 第57-58页 |
三、数据来源 | 第58-59页 |
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技术创新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经验借鉴 | 第61-68页 |
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| 第61-66页 |
一、美国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| 第61-64页 |
二、日本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| 第64-66页 |
第二节 部分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借鉴-以长三角为例 | 第66-68页 |
第六章 技术创新驱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| 第68-78页 |
第一节 构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| 第68-69页 |
一、构建企业创新主体转换的支撑体系 | 第68页 |
二、实现企业内部要素与结构的重组和创新 | 第68-69页 |
三、合作和系统集成促进创新主体转换 | 第69页 |
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| 第69-72页 |
一、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| 第69-70页 |
二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税收政策 | 第70-71页 |
三、健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 | 第71-72页 |
第三节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| 第72-74页 |
一、构建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| 第72-73页 |
二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 | 第73-74页 |
三、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| 第74页 |
第四节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| 第74-78页 |
一、规划产业集群发展 | 第75页 |
二、构建集群创新网络 | 第75-76页 |
三、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