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TDD体制的双向时间同步基带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4-16页 |
2 基于Ka链路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 | 第16-24页 |
2.1 星地时间同步原理 | 第16-20页 |
2.1.1 常见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1.2 三种时间同步方法比较 | 第19-20页 |
2.2 基于Ka链路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2.1 基于TDD体制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.2 基带数字信号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3 小结 | 第22-24页 |
3 基于TDD体制的双向时间同步平台设计与实现 | 第24-52页 |
3.1 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| 第24-27页 |
3.1.1 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4-25页 |
3.1.2 基于FPGA+DSP架构的卫星端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2 信号生成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27-37页 |
3.2.1 测距信号伪随机码生成模块 | 第29-32页 |
3.2.2 测距信号载波生成模块 | 第32-34页 |
3.2.3 TDD体制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4-37页 |
3.3 信号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37-51页 |
3.3.1 信号捕获模块设计 | 第37-41页 |
3.3.2 信号跟踪模块设计 | 第41-47页 |
3.3.3 信号接收模块的TDD时序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0页 |
3.3.4 载噪比估计 | 第50-51页 |
3.4 小结 | 第51-52页 |
4 基于模拟动态信号的星地双向测距和钟差计算方法 | 第52-68页 |
4.1 星地动态模拟方法 | 第52-58页 |
4.1.1 多普勒模拟方法 | 第52-56页 |
4.1.2 星地距离模拟方法 | 第56-58页 |
4.2 高动态载波DCO和伪码DCO设计 | 第58-60页 |
4.3 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优化 | 第60-64页 |
4.3.1 捕获模块优化 | 第60页 |
4.3.2 跟踪模块优化 | 第60-64页 |
4.4 星地双向测距方法和钟差计算方法 | 第64-66页 |
4.4.1 单向伪距提取方法 | 第64页 |
4.4.2 测量伪距历元归算 | 第64-65页 |
4.4.3 钟差计算方法 | 第65-66页 |
4.5 小结 | 第66-68页 |
5 仿真平台验证测试 | 第68-76页 |
5.1 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硬件平台 | 第68页 |
5.2 双向时间同步测试方法 | 第68-69页 |
5.3 组合时延标定 | 第69-72页 |
5.3.1 卫星端组合时延标定 | 第70-71页 |
5.3.2 地面站组合时延标定 | 第71-72页 |
5.4 两种模式下双向时间同步测试结果 | 第72-75页 |
5.4.1 100m电缆线时延测量 | 第72页 |
5.4.2 静态模式下双向时间同步测试结果 | 第72-73页 |
5.4.3 动态模式下双向时间同步测试结果 | 第73-74页 |
5.4.4 两种模式比较 | 第74-75页 |
5.5 小结 | 第75-76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总结 | 第76-77页 |
6.2 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