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(五)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一、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5-23页 |
(一)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内涵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| 第15-18页 |
1.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内涵 | 第15-17页 |
2.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| 第17-18页 |
(二)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渊源 | 第18-19页 |
1.霍布斯和卢梭的异化思想 | 第18页 |
2.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 | 第18-19页 |
3.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 | 第19页 |
(三)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异化思想发展脉络 | 第19-23页 |
1.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萌芽时期 | 第20页 |
2.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全盛繁荣时期 | 第20-21页 |
3.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低落及新发展时期 | 第21-23页 |
二、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| 第23-36页 |
(一)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状况 | 第23-30页 |
1.科学技术异化使人遭受物役 | 第23-25页 |
2.消费异化使人沉迷于虚假幸福 | 第25-27页 |
3.大众文化异化使人文化气质消退 | 第27-28页 |
4.日常生活异化使人本真沦丧 | 第28-30页 |
(二)挖掘现实社会异化产生的根源 | 第30-33页 |
1.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---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 | 第30-31页 |
2.异化产生的观念原因---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扩张 | 第31-32页 |
3.异化产生的人性原因---人自身及其关系的异化 | 第32-33页 |
(三)提出消解异化的路径 | 第33-36页 |
1.心理意识革命 | 第33-34页 |
2.自主性的劳动 | 第34页 |
3.生存方式的转变 | 第34-36页 |
三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评价 | 第36-40页 |
(一)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积极价值 | 第36-38页 |
1.推进并加深了对异化问题的现代读解 | 第36-37页 |
2.为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观点 | 第37-38页 |
(二)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局限性 | 第38-40页 |
1.观点的偏颇性和局限性 | 第38页 |
2.现象批判多于本质挖掘 | 第38-39页 |
3.消解异化途径具有乌托邦色彩 | 第39-40页 |
四、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现实启示 | 第40-47页 |
(一)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异化倾向或问题 | 第40-42页 |
1.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| 第40页 |
2.消费行为非理性 | 第40-41页 |
3.文化产品市场化 | 第41-42页 |
4.人的生存理念错位 | 第42页 |
(二)防止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异化问题的途径 | 第42-47页 |
1.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 | 第43页 |
2.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| 第43-44页 |
3.践行健康消费要求 | 第44-45页 |
4.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