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专业术语解释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3 研究目标 | 第1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软件定义无线Mesh网络实验平台相关技术研究 | 第19-26页 |
2.1 相关技术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2.1.1 对软件平台的选择 | 第19页 |
2.1.2 对相关技术的选择 | 第19页 |
2.1.3 对路由协议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2.2 相关技术介绍 | 第20-25页 |
2.2.1 Linux容器 | 第20页 |
2.2.2 Tun/ Tap虚拟网络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2.3 CORE网络仿真器 | 第21-22页 |
2.2.4 NS3网络仿真器 | 第22页 |
2.2.5 OLSR路由协议 | 第22-23页 |
2.2.6 OVS交换机 | 第23-24页 |
2.2.7 POX控制器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软件定义无线Mesh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 | 第26-35页 |
3.1 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2 平台设计要点 | 第28-31页 |
3.2.1 CORE和NS3的结合 | 第28页 |
3.2.2 OLSR路由协议与OVS交换机的交互 | 第28-29页 |
3.2.3 用户数据的传输 | 第29-30页 |
3.2.4 紧急情况的处理 | 第30页 |
3.2.5 WMR的结构 | 第30-31页 |
3.3 相关数据结构 | 第31-32页 |
3.4 轮询GS算法 | 第32-34页 |
3.5 模块接口 | 第34页 |
3.5.1 CORE和NS3的接口 | 第34页 |
3.5.2 OLSR路由协议与OpenFlow协议的接口 | 第34页 |
3.5.3 OVS交换机与POX控制器的接口 | 第3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软件定义无线Mesh网络实验平台的实现 | 第35-39页 |
4.1 平台设计要点的实现 | 第35-37页 |
4.1.1 CORE和NS3结合的实现 | 第35页 |
4.1.2 OLSR路由协议和OpenFlow协议交互的实现 | 第35-36页 |
4.1.3 紧急模式的实现 | 第36-37页 |
4.2 轮询GS算法的实现 | 第37-38页 |
4.3 相关函数介绍 | 第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软件定义无线Mesh网络实验平台的验证 | 第39-46页 |
5.1 网络仿真拓扑 | 第39-40页 |
5.2 仿真操作 | 第40-41页 |
5.2.1 初始化环境 | 第40页 |
5.2.2 运行仿真拓扑脚本 | 第40-41页 |
5.2.3 添加非WMR路由 | 第41页 |
5.2.4 启动POX控制器 | 第41页 |
5.2.5 启动网络节点 | 第41页 |
5.3 实验平台的功能评估 | 第41-45页 |
5.3.1 验证平台对CORE和NS3结合的支持 | 第41-42页 |
5.3.2 验证平台对轮询GS算法的支持 | 第42-43页 |
5.3.3 验证平台对控制器失效后的处理 | 第43-44页 |
5.3.4 验证平台对网关失效后的处理 | 第44页 |
5.3.5 验证网络规模对控制报文数量百分比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46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