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

莱州湾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生态效应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我国滨海湿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滨海湿地的定义、类型与分布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我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人类活动强度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人类活动强度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人类活动定量方法第15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区概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区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区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路线第23-24页
第2章 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第24-33页
    2.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2 莱州湾滨海湿地类型及其面积变化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2.3 莱州湾滨海湿地类型转移情况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2.4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精度评价第31-33页
第3章 莱州湾滨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模拟第33-39页
    3.1 滨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计算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滨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方法的应用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莱州湾滨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模拟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莱州湾滨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第35-39页
第4章 莱州湾滨海湿地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第39-62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野外调查与采样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品测定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4.2 莱州湾滨海湿地植被和土壤动态第4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莱州湾滨海湿地植被季节动态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莱州湾滨海湿地土壤因子空间分布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莱州湾滨海湿地植物生物量、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4.3 莱州湾滨海湿地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关系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景观类型面积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滨海湿地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性第61-62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8-69页
附录 本文出现的植物拉丁学名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物法联合锅炉燃烧处理鱼粉加工企业废气的试验研究
下一篇: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湿式除尘器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