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12页 |
1.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2.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2.2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| 第13-14页 |
1.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| 第14-16页 |
1.3.1 消除自由基及抗氧化功能 | 第15页 |
1.3.2 抗癌、抗肿瘤功能 | 第15页 |
1.3.3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| 第15页 |
1.3.4 抗菌抗病毒功能 | 第15-16页 |
1.4 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论述 | 第16-18页 |
1.4.1 超声提取法 | 第16页 |
1.4.2 碱性水提取法 | 第16页 |
1.4.3 醇提取法 | 第16-17页 |
1.4.4 微波提取法 | 第17页 |
1.4.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| 第17-18页 |
1.4.6 酶解提取法 | 第18页 |
1.5 黄酮类物质纯化方法论述 | 第18-20页 |
1.5.1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 | 第18-19页 |
1.5.2 硅胶柱色谱法 | 第19页 |
1.5.3 聚酰胺柱色谱法 | 第19页 |
1.5.4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 | 第19-20页 |
1.5.5 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0页 |
1.6 本文研究背景、意义及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6.1 研究背景 | 第20页 |
1.6.2 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6.3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7 展望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超声波法提取黄腐酸黄酮类物质 | 第22-30页 |
2.1 前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2-23页 |
2.2.1 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2.2 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3页 |
2.2.3 标准溶液配制 | 第23页 |
2.2.4 黄腐酸样品的预处理 | 第23页 |
2.2.5 黄腐酸黄酮提取过程 | 第23页 |
2.2.6 黄腐酸黄酮吸光度测定 | 第23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9页 |
2.3.1 不同种类提取剂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.2 不同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4页 |
2.3.3 不同浸泡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4 不同超声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5 不同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3.6 正交试验 | 第26-27页 |
2.3.7 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7-28页 |
2.3.8 检测波长选择 | 第28页 |
2.3.9 标准曲线绘制 | 第28-29页 |
2.4 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黄腐酸提取物的初步定性与纯化 | 第30-37页 |
3.1 前言 | 第3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2页 |
3.2.1 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30-31页 |
3.2.2 黄腐酸黄酮类物质的初步定性 | 第31页 |
3.2.3 黄腐酸黄酮类物质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3.2.4 黄腐酸黄酮类物质上样样品的制备 | 第32页 |
3.2.5 HP-20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及再生方法 | 第3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6页 |
3.3.1 颜色反应初步定性结果 | 第32-33页 |
3.3.2 HP-20 大孔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试验 | 第33页 |
3.3.3 HP-20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解析试验 | 第33-34页 |
3.3.4 不同上样速率对树脂吸附的影响 | 第34页 |
3.3.5 不同洗脱剂浓度对树脂解析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3.6 不同洗脱速率对树脂解析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4 结论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HPLC分离检测五种黄酮类物质 | 第37-48页 |
4.1 前言 | 第37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4.2.1 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37-38页 |
4.2.2 样品的配制 | 第38页 |
4.2.3 色谱条件 | 第3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7页 |
4.3.1 检测波长选择 | 第38-39页 |
4.3.2 分离条件优化 | 第39-42页 |
4.3.3 样品中各组分定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.4 线性关系 | 第43-45页 |
4.3.5 方法精密度 | 第45-46页 |
4.3.6 方法稳定性 | 第46-47页 |
4.4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全文总结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