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| 1.1 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| 1.2 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| 第10-13页 |
| 1.2.1 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主要参量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| 1.3 量子相干技术及其现状 | 第13-23页 |
| 1.3.1 电磁感应透明 | 第13-17页 |
| 1.3.2 腔电磁感应透明 | 第17-19页 |
| 1.3.3 主动拉曼增益机制 | 第19-23页 |
| 第2章 腔-原子耦合基本理论 | 第23-35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3页 |
| 2.2 原子与腔场的相互作用 | 第23-25页 |
| 2.2.1 腔-原子耦合体系的哈密顿量 | 第23-25页 |
| 2.3 朗之万方程 | 第25-28页 |
| 2.3.1 经典朗之万方程 | 第25-26页 |
| 2.3.2 量子朗之万方程 | 第26-28页 |
| 2.4 腔-原子耦合体系的计算指标 | 第28-31页 |
| 2.5 多普勒展宽介质中腔-原子耦合体系的透射谱 | 第31-35页 |
| 第3章 腔QED系统中基于EIT机制的磁光控制及其应用 | 第35-49页 |
| 3.1 室温下高灵敏度光学法拉第磁力仪 | 第35-49页 |
| 3.1.1 模型和理论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3.1.2 室温法拉第磁力仪与其灵敏度 | 第42-47页 |
| 3.1.3 结论 | 第47-49页 |
| 第4章 腔QED系统中基于ARG机制的磁光控制及其应用 | 第49-59页 |
| 4.1 基于主动拉曼增益机制的磁光旋转及其应用 | 第49-59页 |
| 4.1.1 模型与理论分析 | 第50-56页 |
| 4.1.2 超窄光学滤波器 | 第56-57页 |
| 4.1.3 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