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6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缘由 | 第16-17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2 研究现状述评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40页 |
2.1 国内外旅游容量研究现状述评 | 第20-34页 |
2.2 可接受变化的极限理论 | 第34-37页 |
2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37-40页 |
3 LAC理论指导下的古村落旅游容量模型构建 | 第40-62页 |
3.1 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 | 第40-44页 |
3.2 古村落旅游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6页 |
3.3 古村落旅游容量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6-50页 |
3.4 古村落旅游容量指标说明及分析方法 | 第50-56页 |
3.5 古村落旅游容量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 | 第56-62页 |
4 古村落旅游容量实证研究——以山西省阳泉市小河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| 第62-101页 |
4.1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概况 | 第62-79页 |
4.2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| 第79-82页 |
4.3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资源环境容量分析 | 第82-88页 |
4.4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经济环境容量分析 | 第88-94页 |
4.5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社会环境容量分析 | 第94-99页 |
4.6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容量综合分析 | 第99-101页 |
5 小河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容量优化调控策略 | 第101-104页 |
5.1 小河村旅游容量调控基本思路 | 第101页 |
5.2 小河村旅游容量具体调控策略 | 第101-103页 |
5.3 小河村旅游容量调控保障体系 | 第103-10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6.1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04-105页 |
6.2 研究局限 | 第105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3页 |
附录 1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 2 | 第114-115页 |
附录 3 | 第115-117页 |
附录 4 | 第117-11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19-12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