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

中国式乌托邦的意象研究--以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人面桃花》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前言第5-9页
第一章 意象与乌托邦文学的关系第9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意象书写传统第9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西乌托邦文学与意象的关系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乌托邦中意象的“各自为政”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式乌托邦的“意象继承”第15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中西乌托邦中意象运用区别的实质第18-21页
第二章 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人面桃花》的意象分析第21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桃花源记》和《人面桃花》的典型性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创作时代背景的共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意象群”及“桃花”意象的运用第24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桃花源记》及《人面桃花》中的“意象群”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桃花源记》中的“意象群”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人面桃花》中的“意象群”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意象群”书写方式的转变第31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陶渊明及格非对“桃花”意象的继承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陶渊明对“桃花”意象的继承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格非对“人面桃花”意象的继承第35-37页
第三章 意象运用的集体无意识及意义第37-49页
    第一节“桃花”作为原始意象第38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意象书写方式的集体无意识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乌托邦理想中意象继承的意义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意象继承到思想继承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道”的追随到理想认同第45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穿越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审美追求
下一篇:元杂剧中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