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基于社区发展视角的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方法初探

上篇 工程实践图纸成果第5-32页
    1 前期分析第7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区位图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街区历史变迁分析图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土地利用现状图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道路交通现状图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现状建筑年代分析图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现状建筑风貌分析图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7 现状建筑质量分析图第13-14页
    2 保护规划第1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总图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土地利用规划图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功能结构分析图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图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规划总平面图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道路交通规划图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绿化与景观分析图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给水工程规划图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污水工程规划图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供电工程规划图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通信工程规划图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2 燃气工程规划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3 管线综合规划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4 竖向工程规划图第27-28页
    3 行动计划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重点地段一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重点地段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重点地段三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分期建设规划图第31-32页
下篇第32-141页
    摘要第33-34页
    Abstract第34页
    第一章 绪论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困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社区发展理念为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提供新的视角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相关概念界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42-44页
    第二章 国内外居住型历史地段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第44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相关研究综述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研究综述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区发展研究综述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研究综述小结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国内外历史地段保护历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历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历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国内外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践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践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例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    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规划体系优化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的生态现状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社会生态现状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经济生态现状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文化生态现状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居住型历史地段规划中社区发展的缺失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未结合社区功能考虑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与社区发展规划脱节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居住型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缺乏社区成员的参与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规划体系优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 观念上,物质空间保护与社区发展齐头并进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 内容上,以保护规划为主体增加社区发展内容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 方法上,保护规划与社区发展的研究方法结合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 运作上,加强项目实施监控完善后续管理保障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第四章 基于社区发展的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规划方法研究第6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 保护更新方法转变方向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第69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调查程序与组织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查内容优化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 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第76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 规划编制程序与组织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 规划编制内容优化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实施管理与保障第83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 加大政策覆盖,完善制度建设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 明晰管理机构权责,规范运作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 理性疏散人口,结合保护意愿、能力与产权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4 资金筹集多元,平衡各方利益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5 注重对地段的技术与人才支撑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6 呼吁公众参与,完善参与机制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    第五章 社区发展视角下的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践第90-1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河北街居住型历史地段调查研究第90-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1 调查研究技术路线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2 调研内容、方法与目的第91-10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3 现状总结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河北街居住型历史地段规划编制第109-1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 编制技术路线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 河北街保护规划编制内容第110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河北街历史街区的管理与保障设施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 政策与制度建设第1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 资金运营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 公众参与第129-130页
    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1 研究结论第130页
        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30-131页
    致谢第131-1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2-135页
    作者简介第135-136页
    附录第136-141页
        附录1: 河北街派出所访谈记录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附录2: 河北街居委会访谈记录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   附录3: 河北街居民调查问卷第139-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局部屈曲卷边C形截面不锈钢构件承载力研究
下一篇:楼梯的形态设计策略和结构表现--以南京玄武区某社区中心室外楼梯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