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2 常见大跨度混凝土结构形式 | 第8-11页 |
1.2.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| 第9页 |
1.2.2 钢筋混凝土密肋井字梁结构 | 第9页 |
1.2.3 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| 第9-10页 |
1.2.4 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结构 | 第10-11页 |
1.3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盒式结构组成原理简介 | 第11-14页 |
1.3.1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楼盖 | 第11-12页 |
1.3.2 蜂窝型网格盒式结构体系的构成 | 第12-13页 |
1.3.3 盒式结构的优势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楼盖及盒式结构 | 第15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装配式混凝土网格蜂窝型盒式结构 | 第15-17页 |
2.2.1 装配式建筑介绍 | 第15页 |
2.2.2 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2.2.3 盒式结构的PC化 | 第16-17页 |
2.3 钢筋混凝泥土空腹夹层板基本尺寸及构造 | 第17-19页 |
2.3.1 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 | 第17页 |
2.3.2 钢筋混凝土网格蜂窝型空腹网格楼盖 | 第17-18页 |
2.3.3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的实用分析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4 网格式墙架的基本构造及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4.1 墙架的构造及受力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4.2 剪切及弯曲变形引起的侧向位移 | 第20-21页 |
2.5 多层大跨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蜂窝型空腹楼盖制作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5.1 技术背景 | 第21页 |
2.5.2 工艺流程 | 第21-25页 |
2.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蜂窝型盒式结构制作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6.1 技术背景 | 第25-26页 |
2.6.2 工艺流程 | 第26-28页 |
2.7 PC构件的生产及运输 | 第28-32页 |
2.7.1 PC构件制作 | 第28-29页 |
2.7.2 PC构件的制作依据 | 第29-30页 |
2.7.3 模具组装 | 第30页 |
2.7.4 钢筋入模 | 第30页 |
2.7.5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| 第30页 |
2.7.6 PC构件的吊装、存放与运输 | 第30-31页 |
2.7.7 吊点设计 | 第31页 |
2.7.8 存放与运输 | 第31-32页 |
2.8 PC装配式建筑施工 | 第32-38页 |
2.8.1 施工工艺流程 | 第32-33页 |
2.8.2 施工技术方案 | 第33-34页 |
2.8.3 构件吊装 | 第34页 |
2.8.4 灌浆作业与临时支撑拆除 | 第34-35页 |
2.8.5 蜂窝型盒式结构装配流程示意图 | 第35-38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固有频率研究 | 第39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3.2 周边简支条件下固有频率的计算 | 第40-43页 |
3.2.1 基本假定 | 第40页 |
3.2.2 自由振动基本方程 | 第40-42页 |
3.2.3 固有频率的计算 | 第42-43页 |
3.3 周边固支条件下固有频率的计算 | 第43-47页 |
3.3.1 基本假定 | 第43页 |
3.3.2 振动方程推导 | 第43-47页 |
3.4 结果验证与讨论 | 第47-49页 |
3.4.1 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对比 | 第47页 |
3.4.2 表层密肋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4.3 计算式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讨论 | 第48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盒式结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| 第50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空腹夹层板楼盖盒式结构 | 第50-51页 |
4.3 模型建立 | 第51-53页 |
4.3.1 参考规范 | 第51页 |
4.3.2 工程概况 | 第51-53页 |
4.4 构件尺寸与荷载的确定 | 第53-55页 |
4.4.1 构件尺寸 | 第53-54页 |
4.4.2 荷载计算 | 第54页 |
4.4.3 主要设计参数 | 第54-55页 |
4.5 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5.1 结构位移 | 第55页 |
4.5.2 模态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5.3 层间位移角 | 第57-58页 |
4.5.4 柱内力与刚重比 | 第58页 |
4.6 经济性对比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蜂窝型盒式结构的Pushover分析 | 第60-72页 |
5.1 引言 | 第60页 |
5.2 静力弹塑性Pushover的基本原理 | 第60-64页 |
5.2.1 分析方法的用途及目标 | 第60页 |
5.2.2 基本假设 | 第60-61页 |
5.2.3 单自由度体系介绍 | 第61-62页 |
5.2.4 两种求解目标位移量的方法 | 第62-64页 |
5.3 水平侧向力加载方式 | 第64-66页 |
5.3.1 横向均布加载模式 | 第65页 |
5.3.2 倒三角加载模式 | 第65页 |
5.3.3 抛物线加载模式 | 第65页 |
5.3.4 反应谱分解加载模式 | 第65-66页 |
5.4 Pushover分析的具体步骤 | 第66页 |
5.5 Pushover分析的参数设置 | 第66-67页 |
5.5.1 模拟单元的选择 | 第66页 |
5.5.2 评价标准的选择 | 第66页 |
5.5.3 塑性铰的定义 | 第66-67页 |
5.6 两种结构push-over分析对比 | 第67-71页 |
5.6.1 能力-需求谱曲线 | 第67-68页 |
5.6.2 层间位移角与层间剪力 | 第68-69页 |
5.6.3 塑性铰的分布 | 第69-71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预制磷石膏外墙对盒式结构抗震的影响 | 第72-78页 |
6.1 引言 | 第72页 |
6.2 预制磷石膏墙板的设计与连接 | 第72-73页 |
6.2.1 设计内容 | 第73页 |
6.2.2 相关规范 | 第73页 |
6.3 连接节点的设置与构造 | 第73-74页 |
6.3.1 节点类型 | 第73-74页 |
6.3.2 节点布置 | 第74页 |
6.4 模型建立 | 第74-75页 |
6.5 抗震性能分析 | 第75-77页 |
6.5.1 结构周期 | 第75-76页 |
6.5.2 层间位移分析 | 第76-77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结论 | 第78页 |
7.2 展望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附录一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