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6页 |
1.1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.2 除草剂发展概况及其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3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4 二甲戊乐灵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4.1 二甲戊乐灵的除草机理及活性 | 第14-15页 |
1.4.2 二甲戊乐灵的环境行为 | 第15-16页 |
1.5 二甲戊乐灵的合成综述 | 第16-25页 |
1.5.1 卤化合成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5.2 羟基化合成路线 | 第18-21页 |
1.5.3 硝化合成路线 | 第21-25页 |
1.5.4 其他合成方法 | 第25页 |
1.6 三酮类除草剂的发展 | 第25-26页 |
1.7 磺草酮简介 | 第26-29页 |
1.7.1 磺草酮的理化性质 | 第26-27页 |
1.7.2 磺草酮的毒性 | 第27页 |
1.7.3 磺草酮的作用特性及应用 | 第27-29页 |
1.8 磺草酮的合成综述 | 第29-33页 |
1.8.1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甲苯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1.8.2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苯甲酸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1.8.3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| 第32页 |
1.8.4 磺草酮原药的合成 | 第32-33页 |
1.9 论文设计 | 第33-36页 |
第二章 二甲戊乐灵的合成研究 | 第36-57页 |
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、原料 | 第36-38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36-37页 |
2.1.2 实验试剂及原料 | 第37-38页 |
2.2 中间体3,4-二甲基溴苯的合成 | 第38-41页 |
2.2.1 合成方法 | 第38页 |
2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1页 |
2.2.3 结论 | 第41页 |
2.3 中间体3,4-二甲基苯甲醚的合成 | 第41-47页 |
2.3.1 高压合成方法 | 第41-44页 |
2.3.2 常压合成方法 | 第44-46页 |
2.3.3 结论 | 第46-47页 |
2.4 中间体2,6-二硝基-3,4-二甲基苯甲醚的合成 | 第47-54页 |
2.4.1 合成方法 | 第47页 |
2.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4页 |
2.4.3 结论 | 第54页 |
2.5 N-(1-乙基丙基)-2,6-二硝基-3,4-二甲基苯胺的合成 | 第54-57页 |
2.5.1 合成方法 | 第54-55页 |
2.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5-56页 |
2.5.3 结论 | 第56-57页 |
第三章 磺草酮的合成研究 | 第57-75页 |
3.1 实验仪器及试剂、原料 | 第57-59页 |
3.1.1 实验仪器 | 第58页 |
3.1.2 实验试剂及原料 | 第58-59页 |
3.2 中间体4-甲砜基甲苯的合成 | 第59-61页 |
3.2.1 合成方法 | 第59页 |
3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1页 |
3.2.3 结论 | 第61页 |
3.3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甲苯的合成 | 第61-64页 |
3.3.1 合成方法 | 第61页 |
3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4页 |
3.3.3 结论 | 第64页 |
3.4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苯甲酸的合成 | 第64-69页 |
3.4.1 空气液湘氧化法 | 第64-66页 |
3.4.2 硝酸氧化法 | 第66-68页 |
3.4.3 结论 | 第68-69页 |
3.5 中间体2-氯-4-甲砜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| 第69-70页 |
3.5.1 合成方法 | 第69页 |
3.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0页 |
3.5.3 结论 | 第70页 |
3.6 磺草酮的合成 | 第70-75页 |
3.6.1 合成方法 | 第71页 |
3.6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4页 |
3.6.3 结论 | 第74-75页 |
第四章 总结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