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麦类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小麦种质资源赤霉病抗性鉴定及QTL分析

符号说明第6-7页
中文摘要第7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-24页
    1.0 前言第12页
    1.1 小麦赤霉病发生及其危害第12页
    1.2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遗传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类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遗传方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基因数目及染色体定位第14页
    1.3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RFLP标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RAPD标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AFLP标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SSR标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STS标记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苏麦3号及其衍生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望水白及其衍生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其他抗源的研究第19页
    1.5 小麦赤霉病抗性种质的筛选第19-20页
    1.6 近等基因导入系的构建与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近等基因导入系的构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近等基因导入系的意义第22页
    1.7 本研究的目的第22-24页
第2章 小麦抗赤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第24-32页
    2.0 前言第24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试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抗性鉴定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第26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抗性鉴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参试品种(系)聚类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29-32页
第3章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偃展1号/内乡188抗赤霉病QTL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 3.0 前言第32页
    3.1 材料和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赤霉病抗性鉴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QTL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数据分析第33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偃展1号/内乡188重组自交系群体小麦赤霉病感病指数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偃展1号/内乡188重组自交系群体赤霉病抗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偃展1号/内乡188重组自交系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9-43页
第4章 小麦Am3/莱州953近等基因导入系赤霉病抗性分析第43-53页
    4.0 前言第43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供试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抗性鉴定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分析第44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2005-2006年度Am3/莱州953BC4F3群体赤霉病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2005-2006年度Am3/莱州953BC4F5群体赤霉病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2006-2007年度BC4F3和BC4F5导入系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50-53页
第5章 小麦Am3/莱州953近等基因导入系赤霉病分子标记检测第53-70页
    5.0 前言第53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供试材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DNA提取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SSR标记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PCR反应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SSR荧光标记法第57-58页
    5.2 统计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近等基因系导入片段的鉴定及导入片段长度的估计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抗性鉴定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QTL位点检测第58-59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亲本间的标记多态性检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导入系中导入片段的数目、大小及染色体位置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与赤霉病抗性有关的分子标记检测第61-66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近等基因导入系与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定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近等基因导入系育种中的应用第68-70页
第6章 小结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几种钙钛矿族铁电材料的低温液相合成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AL/CS/DNA与OVA/PLGA/GC纳米载体用于鼻腔粘膜免疫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