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抢劫罪的暴力行为是否包括故意杀人 | 第12-14页 |
二、不作为的胁迫与暗示的胁迫劫财是否构成抢劫罪 | 第14-16页 |
三、转化型抢劫罪 | 第16-23页 |
(一) 对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 | 第16-20页 |
(二) 对刑法第267条第2款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 | 第20-22页 |
(三) 对刑法第28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 | 第22-23页 |
四、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区分标准 | 第23-26页 |
五、对抢劫罪八种情形的理解 | 第26-34页 |
(一) 入户抢劫 | 第27-28页 |
(二)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| 第28-29页 |
(三)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| 第29-30页 |
(四)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 | 第30-31页 |
(五) 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 | 第31页 |
(六)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| 第31-32页 |
(七) 持枪抢劫 | 第32-33页 |
(八)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