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鸿章对近代海军的认知及其知识构成述论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缘由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以往研究回顾 | 第8-10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2 李鸿章对近代海军的认知及其知识结构 | 第11-45页 |
2.1 近代海军装备 | 第12-24页 |
2.1.1 舰艇类型与舰队配置 | 第12-21页 |
2.1.2 舰载枪炮 | 第21-22页 |
2.1.3 水雷和鱼雷 | 第22-24页 |
2.2 近代海军基础设施 | 第24-30页 |
2.2.1 军港的选址 | 第24-26页 |
2.2.2 海军船坞 | 第26-28页 |
2.2.3 海岸炮台的设置 | 第28-29页 |
2.2.4 铁路和电报 | 第29-30页 |
2.3 近代海军人才 | 第30-36页 |
2.3.1 海军人员的配置 | 第31-34页 |
2.3.2 近代军事教育 | 第34-36页 |
2.4 海军规划和管理 | 第36-40页 |
2.4.1 统一沿海水师 | 第36-38页 |
2.4.2 设置海军部 | 第38-40页 |
2.5 海军规章制度 | 第40-44页 |
2.5.1 海军组织 | 第41-42页 |
2.5.2 海军训练 | 第42-44页 |
2.6 小结 | 第44-45页 |
3 李鸿章海军知识获取的路径分析 | 第45-63页 |
3.1 实践出真知:源自实践过程的海军知识 | 第45-48页 |
3.1.1 驻军上海时期 | 第45-46页 |
3.1.2 总督直隶时期 | 第46-48页 |
3.2 幕僚及同僚的影响 | 第48-57页 |
3.2.1 幕僚的影响 | 第48-55页 |
3.2.2 同僚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3.2.3 小结 | 第57页 |
3.3 译书的影响 | 第57-62页 |
3.3.1 《防海新论》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3.3.2 其他译书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3.4 小结 | 第62-63页 |
4 余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