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似埃达克岩的成岩成矿作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埃达克岩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埃达克岩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·埃达克岩的成岩动力学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工作量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6-20页 |
·冈底斯-念青唐古拉构造-岩浆岩带的演化及特征 | 第16-18页 |
·主碰撞阶段 | 第17页 |
·晚碰撞阶段 | 第17页 |
·后碰撞阶段 | 第17-18页 |
·冈底斯成矿带的埃达克岩分布及特征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0-30页 |
·地层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第四系 | 第21页 |
·下白垩统林布宗组 | 第21页 |
·上侏罗统多底沟组 | 第21-22页 |
·矿区构造 | 第22-24页 |
·推覆构造 | 第22-23页 |
·滑覆构造 | 第23-24页 |
·岩浆岩 | 第24-25页 |
·火山岩 | 第24页 |
·侵入岩 | 第24-25页 |
·矿体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围岩蚀变及成矿流体特征 | 第26-30页 |
·围岩蚀变特征及其分带 | 第26-28页 |
·成矿流体特征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似埃达克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0-49页 |
·岩石地质特征 | 第30-35页 |
·花岗斑岩 | 第30-31页 |
·二长花岗斑岩 | 第31页 |
·花岗闪长斑岩 | 第31页 |
·(石英)闪长玢岩 | 第31-32页 |
·岩脉侵位时序与含矿夕卡岩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侵位机制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5-44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及数据适用度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主元素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2-44页 |
·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4页 |
·Pb 同位素特征 | 第44页 |
·Sr-Nd 同位素特征 | 第44页 |
·岩石成因类型判别 | 第44-46页 |
·I/S 型花岗岩的判别 | 第44-45页 |
·埃达克岩的判定 | 第45-46页 |
·构造环境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甲玛似埃达克岩的成岩作用 | 第49-58页 |
·似埃达克岩的源区特征 | 第49-51页 |
·似埃达克岩的结晶分异作用 | 第51-54页 |
·甲玛似埃达克岩的岩浆混合作用 | 第54-58页 |
·甲玛似埃达克岩的岩浆混合与源区混合 | 第55页 |
·岩浆混合端元组分特征 | 第55-56页 |
·岩浆混合作用方式 | 第56-57页 |
·岩浆混合程度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甲玛似埃达克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| 第58-64页 |
·甲玛似埃达克岩与矿体的时空分布 | 第58-60页 |
·甲玛似埃达克岩成矿专属性研究 | 第60-62页 |
·甲玛似埃达克岩与成矿作用的时序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72-73页 |
图版 | 第73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