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导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与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| 第11-18页 |
一、温室气体排放 | 第11-15页 |
(一) 温室气体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二) 温室气体的排放源 | 第12-15页 |
二、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法义务 | 第15-18页 |
(一) 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及其议定书 | 第15-17页 |
(二) 后京都时代的国际环境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碳税措施的优势分析及各国碳税实践 | 第18-29页 |
一、碳税措施概述 | 第18-21页 |
二、碳税措施的优势分析 | 第21-26页 |
(一) 碳排放交易机制——以欧盟为例 | 第21-22页 |
(二) 碳税与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比较 | 第22-26页 |
三、国际社会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概况 | 第26-29页 |
(一) 以欧盟为代表的统一强制性减排立法 | 第26页 |
(二) 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的减排立法 | 第26-27页 |
(三) 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性行动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各国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法的影响 | 第29-40页 |
一、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——碳边境调节税 | 第30-31页 |
(一) 边境税收调节措施和碳边境调节税 | 第30页 |
(二) 研究碳边境调节税措施的必要性 | 第30-31页 |
二、碳边境调节税的合法性分析 | 第31-38页 |
(一) 1994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》第二条第2款(A)的合法性分析 | 第31-34页 |
(二) 1994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》第二十条的合法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(三) 可供参考的实践 | 第35-38页 |
三、评价: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协调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后京都时代中国的减排路径选择 | 第40-44页 |
一、我国碳税开征之前景分析 | 第40-41页 |
二、对我国碳税设计之建议 | 第41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