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作人身权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一般人格权与著作人身权 | 第12-14页 |
一、一般人格权与著作人身权区别 | 第12页 |
二、一般人格权与著作人身权存在差异的原因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国外立法例 | 第14-21页 |
一、德国的一般人格权与著作人身权 | 第14-15页 |
(一) 一般人格权 | 第14-15页 |
(二) 著作人身权 | 第15页 |
二、法国的一般人格权与著作人身权 | 第15-17页 |
(一) 一般人格权 | 第15-16页 |
(二) 著作人身权 | 第16-17页 |
三、英美法关于作者精神权利的判例以及成文立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 吉廉姆案 | 第17-18页 |
(二) 1990年《视觉艺术家权利法》 | 第18页 |
四、国际公约有关作者人身权的规定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一、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区别 | 第21页 |
二、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交叉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版权市场中的著作人身权 | 第23-25页 |
一、著作权法与版权市场 | 第23-24页 |
二、著作权许可合同 | 第24-25页 |
第五章 网络中的著作人身权 | 第25-29页 |
一、网络著作权立法 | 第25-26页 |
二、数字网络时代的著作人身权 | 第26-29页 |
第六章 关于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| 第29-32页 |
一、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制度处理 | 第29页 |
二、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转让制度 | 第29-32页 |
第七章 著作人身权未来的发展 | 第32-39页 |
一、著作人身权的放弃 | 第33-35页 |
(一) 著作人身权的放弃需要约定明确的范围 | 第34页 |
(二) 禁止对将来作品著作人身权的放弃 | 第34-35页 |
二、著作人身权的合理使用 | 第35-36页 |
三、雇佣作品的著作人身权 | 第36-37页 |
四、委托作品的著作人身权 | 第37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2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